杂志

《科学世界》2014年第5期已经上市。本期推出特别专题"福岛核事故1000天",让您迅速读懂日本处理核事故的所有流程、成果和教训。本期精彩内容还包括: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带您解读引力波,民航专家和您一起从航班失联看客机通信……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以下简称: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堆芯熔毁,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从而引发了日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泄漏灾难。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这起核泄漏事故远远没有结束,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因为反应堆内熔化并落下的核燃料仍在不断释放热量(衰变热),需要注水冷却降温。由于核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了水中,最后导致注入的水都变成了核污水。"注水冷却"与"污水不断增多"成为解决这场核灾难的最大障碍,使日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以下简称: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堆芯熔毁,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从而引发了日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泄漏灾难。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这起核泄漏事故远远没有结束,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因为反应堆内熔化并落下的核燃料仍在不断释放热量(衰变热),需要注水冷却降温。由于核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了水中,最后导致注入的水都变成了核污水。"注水冷却"与"污水不断增多"成为解决这场核灾难的最大障碍,使日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日本政府已经宣布福岛核电站的1~6号机组全部报废。但是,彻底完成报废任重而道远,将是一场"终点遥远的马拉松"。为此,东京电力公司制定了一个需要40多年才能完成的报废时间表,并认为当今的首要目标是取出和转移乏燃料(即使用过的核燃料)池内的核燃料。如今,善后处理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2011年3月11日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过去整整3年了,在这期间,福岛核电站的善后处理进展如何?做了什么工作,又达到了什么目的?现在,又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更多本期内容,请点击查看内容介绍:http://www.kxsj.com/html/dingyue//2014/0416/103687.html
更多本期内容,请点击查看内容介绍:http://www.kxsj.com/html/dingyue//2014/0416/103687.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