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14-11-25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现场。 图_江宏景(新华社)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拍摄的地球照片

2014年11月1日晨6时42分,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经过8天的太空遨游后,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个航天器,它将首次实现无人月面取样工作,并将样品带回地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预计在2017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着陆器降落月面之后,将采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样品,由上升器带入月球轨道,与轨道器对接,然后轨道器返回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分离出返回器,最后返回器携带着样品回到地面。这项任务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无人版的"阿波罗登月"。
为了验证返回再入技术,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下,成功实施2次轨道修正后,于27日中午飞抵月球6万公里附近,进入月球引力影响范围,开始在月球近旁转向飞行。28日凌晨,试验器到达距月面约1.2万公里的近月点,随后启动多台相机对月球、地球进行多次拍摄,获取了清晰的地球、月球和地月合影图像。28日,试验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30日成功实施1次轨道修正后重返地球。11月1日清晨,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舱在距地面约5000公里处正常分离,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试验器首次试验了俗称"打水漂"轨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轨道"着陆技术。返回过程中,返回舱在远离着陆区的位置再入大气层,由于速度极高,被上层大气"弹"回太空,随后再次进入大气层正常着陆。据报道,返回器首次再入大气层位置在南大西洋上空,距内蒙古约2万公里。返回器下降到预定高度后,向上跃起,跳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再次下降,然后在大气层中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离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打开降落伞顺利着陆。这一技术此前只有美国和前苏联等国的月球探测器曾经进行过实际应用,也是"阿波罗"探月飞船的备份着陆方案。
此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为嫦娥五号的发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关专家称,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