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虹湾着陆区成功着陆,开展科学考察和探测。"玉兔"号,我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有着哪些独特之处?
完美着陆
2013年12月14日晚9时许,正是月球上虹湾地区的白昼,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始了月面着陆之旅。
这15公里高度,是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地月之间38万公里征程的最后一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嫦娥三号已经对着陆点进行过勘察测量,确认着陆点没有月坑或大的石头。
嫦娥三号从15公里下降到100米,精准完成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的主要减速任务和粗略避障任务,下降速度开始变得稳定和缓慢。由于发动机的反推,嫦娥三号的相对速度从1.7公里/秒逐渐减为0。
在100米高度的悬停段,嫦娥三号在空中静止悬停了片刻,用降落相机等敏感器对月面进行拍照,在方圆约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月面上为自己挑选一块平坦的地方,作为自己在月面"安家"的地点。
从100米到4米是避障段,探测器一边缓缓下降,一边进行最后的调整,避开月面的障碍。
从4米高度开始,为软着陆的最后一小段,推力为7500牛的发动机关机,探测器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着陆。
"嘭",嫦娥三号着陆成功,姿态端正、完美。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4年第2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