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11-07-28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所有人的需求都基于某一种层次。如果把这些需求表示成一座“金字塔”,食物、睡眠等基本需求在最底层,向上一层是安全感,再上一层是爱与归属感,最顶层是“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满足了以上这些需要的人,要比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更有幸福感。

他的这一需求层次理论享誉全球,但不乏有人质疑是否有坚实的科学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全球选择了123个国家的若干名被试,对马斯洛的理论进行测试。调查持续5年之久(20052010),问题涵盖金钱、食物、住房、安全、社会关系、尊重、自我导向、消极或积极的情绪体验等等。通过整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马斯洛的多样性需求层次满足理论确实普遍存在,并且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但是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顺序,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略有差异。此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当某一个体的交际圈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时,个体也会对本身的生活有较高评价,甚至当他的最基本需求都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单个个体,也取决于他周遭的人。我们可以更宽泛地理解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幸福感,顺序不一定那么重要。该文章发表于最新的《分子脑研究》期刊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