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讯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记忆形成的机制。就这一点,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的坎德尔就是因为对记忆的研究而获此殊荣。简单来说,记忆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坎德尔以海兔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两种记忆都和突触及神经递质有关,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与海兔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呈正相关。
一般来说,街头迎面而来的行人或者熟人间的寒暄,这些较弱的刺激会诱导短期记忆的形成。这时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会发生变化,导致钙离子的流入,进而促使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由此短期记忆便形成了。
根据海德尔的发现,长期记忆的形成机制与短期记忆不同。前者需要新生蛋白质的帮助,亦即强刺激会导致神经细胞中一些与记忆形成相关的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这使得突触结构发生改变,功能增强。比如在给予海兔神经细胞强刺激时,它们能够形成长达几周的长期记忆。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由基因编码的,人体内既有负责编码记忆形成相关蛋白的基因,也有负责调控的基因。虽然还弄不清楚基因能否决定一个人的记忆力,但记忆力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关于遗传与记忆的关系,科学家也有不少发现。例如在2003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就发现一种负责神经递质5-羟色胺积累的基因与记忆力有关。他们发现,携带某种特定版本基因的受试者能够长期记住更多的陌生单词。最近,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也发现,通过药物去除老鼠体内的某个特定受体蛋白后,可以永久性地删除它们的创伤记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