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预防流感、粉尘过敏等戴起了口罩。在甲型流感肆虐的2009年,即使是在酷热的夏天,也有不少人戴起了口罩。然而,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呢?
普通家庭用的口罩,多数是为了保护喉咙和防寒,有时还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粉尘过敏或在家中清洁时佩戴。
日常用的口罩,按形状可分为3种。立体型口罩、扇型口罩(褶皱型)、平面口罩。不同于很早就有的平面口罩,立体型和扇型是最近新登场的。
立体型口罩本身是根据人体面部曲线制作而成,口罩边缘能够较好地贴合人脸,不易产生缝隙。同时,口罩和唇部间的间隙较大,不会造成呼吸不畅、口红脱落等情况。扇型口罩可以随着脸部动作伸缩而随之变动,即使说话时口罩也不易移位,且价格较便宜。
带微孔的“无纺布”
即使不考虑口罩的形状,按照过滤病毒粉尘粒子的布(即过滤网)也可以对口罩进行分类。不同于平面口罩使用的棉质纱布,立体型口罩所用的材质主要是“无纺布”。
“无纺布”即不用纺织而是用其他方法做成的薄片状布料。制作工序为先将纤维材料加热受力,再添加粘合剂,令两者混合冷却后成型。无纺布的材料主要以尼龙类的合成纤维和棉类的天然纤维为主,而其他各式各样的纤维材料也均可用做生产无纺布。由于无纺布在制作工艺和纤维材料上的选择空间较大,所以其厚度、硬度、形状以及纤维间隙均可进行调整。
立体型和扇型的口罩通常采用比纱布硬、纤维间隙不到1微米的无纺布制作而成。因此,立体型和扇型的口罩可较好地保持罩体形状,能比平面口罩更有效的防止细小颗粒进入(平面口罩使用的纱布网眼大小相当于10微米左右)。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0年0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