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又到喝绿豆汤的时候了。一向被认为是消暑佳品的绿豆,被“养生大师”戴上了“解毒养肝,包治百病”的光环。看着扶摇直上的绿豆价格,人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绿色的小豆子真的那么神奇吗?
2010年春,一个叫张悟本的“养生大师”在中国突然大红大紫。他宣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要“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然后就按他自己对“食疗”(如果能够称之为“食疗”的话)的理解,提了一大堆在现代营养学看来匪夷所思的饮食建议,什么吃茄子要吃长茄子啊,每天都要生吃白萝卜啊,黑豆泡醋补肾啊,都是前人所未道的奇论。当然,在他的建议中最轰动的是“喝绿豆汤治疑难杂症”,此言一出,竟然导致“满城尽喝绿豆汤”,据说还是绿豆涨价的原因之一。
添油加醋的保肝理论
张悟本推崇绿豆的理由大致如下:很多疑难杂症之所以久治不愈,往往都和肝的解毒功能受到伤害有关,所以养肝护肝是养生的重点。肝好了,疑难杂症就好了。那么吃什么可以养肝护肝呢?答案是绿色食物,这是因为肝属木,而绿色亦属木;绿豆既然是绿色,又能解毒,自然是养肝护肝的不二选择。同样,春季也属木,所以最好是在春季喝绿豆汤,效果最好。顺便说一句:张悟本之所以说“黑豆泡醋”补肾,也是因为黑豆和醋色黑,黑属水,而肾亦属水。
这一套推理其实是传统中医观点和现代医学的杂糅,此外还加进了张悟本自己的信口开河。按中医传统理论的说法,肝有四大功能,一是“藏血”,二是“主疏泻”,三是“为将军之官”,和人的神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四是影响眼睛、指甲和筋肉的功能。这4条里面没有一条和解毒有关系。肝脏的解毒功能其实是现代医学发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生理学家通过对大量的实验进行总结之后得出的结论,迄今还不到100年。由于当时的现代医学界常常用“detoxification”一词,而这个词的结构和词义与中国人熟悉的“解毒”一词非常类似,这就无怪“肝脏解毒”很快就成为中国人人皆知的信条,仿佛它来自中医传统理论一样。不过,今天的现代医学界已经很少用这个词了,而是代之以更全面、准确的“化学异源物代谢”(xenobiotic metabolism)。而且,现代医学也从来不承认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疑难杂症和肝的解毒功能有什么关系。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0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