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接触上帝”的体验使许多信徒相信上帝真的存在,让他们愈发虔诚地围绕在神坛周围。然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这种亲身的宗教体验不过是大脑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颞叶的瞬态反应造成了这种感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上帝现身都可以模仿,我们又怎能相信这种神迹体验呢?
神学家乔斯说:“根据我的体验,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确确实实亲眼见到过上帝。”他正是依靠这种体验维护着他的宗教信仰。实际上,同乔斯一样,很多宗教信徒在没有脑部损伤或心理疾病的情况下,都出现过幻听和幻觉,让他们体验到“上帝存在”,或者感觉到“与宇宙融为一体”。正是根据这些个人体验,这些信徒坚信神的存在。这种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宣泄情绪、放松心情,但这种体验却是主观的,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不具重复性,无法被验证。面对这些质疑,宗教信徒会“据理”反驳。他们认为,信仰可能根本无法用科学检验,但肯定是真实的,因为他亲身体验过。
只有为这些宗教体验找到科学的解释,才可能彻底驳斥神存在的论点。随着研究的层层推进,心理学和神经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可能引起健康人宗教体验的生物学机理。那么,当宗教体验发生时,体验者的大脑会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反应?大脑有一个特殊单元对应着宗教体验的产生吗?大脑存在一种遗传性的“宗教本能”吗?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发现“上帝感知单元”
1997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科学家拉玛钱德朗博士和他的同事在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宗教体验的神经学基础”的文章。他们认为脑部颞叶的某些部位可能对宗教信仰有显著影响,这些部位因而被称为“上帝感知单元”。引起宗教体验的脑神经元回路就位于颞叶之中,这个特殊的单元也被称为“上帝及超自然的感知区”或“上帝区”。
要在大脑中寻找这种单元,一种常用方法就是研究不同类型的脑损伤病人,以寻找与行为兴趣的改变相对应的脑损伤的位置。这样,就能发现特定脑电波和行为功能之间的关系。拉玛钱德朗的研究小组正是采用了这种策略。他们着重研究了颞叶癫痫症(TLE)病人,结果发现,当病人出现明显的宗教体验时,脑部颞叶区非常活跃。并且,临床医生之前也发现颞叶癫痫病人即使不在发作期,也容易产生宗教狂热。
为什么癫痫的发作往往会强化宗教体验?拉玛钱德朗博士等人提出了3种猜想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8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