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08-08-20
在日常生活中和媒体上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在许多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一切认识源于实践。但是眼睛的功能是有限的。眼睛看东西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条件的限制:第一,眼睛只能接受可见光,它所能感受的光谱范围极为有限;第二,眼睛只能接受直线传播的光线;第三,外在光线要一定的亮度,否则在视网膜上不会成像,如果亮度不够,也不会产生视觉感;第四,眼睛观察的时空也是有限的,在极短时间范围内,眼睛的视觉是无法达到和反映遥远之处以及物体的细微末节。因此,我们的眼睛常常会出现观察错误,看到假象和虚幻的事物等,从而使我们受到“眼见为实”的欺骗,甚至给人们带来麻烦和痛苦,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特别是在观察、检验涉及科学范围的事实时,应该特别小心。上世纪70年代末,风靡于中国大地的人体特异功能热,靠一个“眼见为实”的包装流行30年之久,至今仍然被一些人追捧。很多人在心里期盼着它会“导致一次科学革命,产生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如果搞得好,这场革命可能在21世纪就会到来”,就像《现代人体特异功能》一书的编者奎内斯所说的:“人体特异功能将会给世界的人们带来福音。” 笔者自1979年开始,跟随着人体特异功能的传播浪潮,观察了许多表演,参与了许多观察实验,并调查了国内外的许多案例。直到上世纪末,还在参加人体特异功能研究者所设计的一些实验检验的试样讨论。对于人体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现将笔者所观看的特异功能的部分表演和伪气功(人体特异功能变种)的案例作一些披露,并从科学方法上进行一些分析,也许会对人们起到一些启迪作用。 1979年3月11日的《四川日报》刊发了一则消息,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色认字的儿童。这就是人体特异功能宣传的起点。此报道一经传出,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全国29个省市都转发了这一消息。随后,各地不断地涌现出“特异功能”儿童。他们的“特异功能”包罗万象,有的能用耳朵认字、辨色,有的能遥视、探宝、侦破、断案,有的能意念改变物质结构、改变生物习性、焊接金属,进行思维传感(你想什么,我知道什么),预知未发生的事情。特别有诱惑力的是“特异功能”治病。不仅如此,见神、见鬼、灵魂出窍等都可以成为“特异功能”人的本领。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这类特异功能人的表演举目皆是,每一天都有“特异功能”的新项目见诸报端,这种状况在中国大约持续了4年之久。为了弄清真相,1981年国家科委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问题调查研究联络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我作为研究会的一名研究人员,负责这个联络组的工作。这个联络组成立的初衷是:第一,编辑《人体特异功能问题调查研究资料》;第二,对特异功能人进行调查和测试;第三,处理群众来信。这个联络组成立之初,上海的社会学家邓伟志同志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做了许多考察特异功能人的工作,并且将许多考察报告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报》上。 他回上海后,笔者作为这个联络组的负责人,除了完成联络组的工作任务,也出于个人好奇,观看了许多表演,参与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些科研人员所作的观察实验。把这些近27年前的观察再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其目的不仅是告诉读者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想探讨一个思维方法,“眼见不一定为实”。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8年09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