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08-07-29
今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百年奥运天翻地覆的发展史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一个侧面,奥运的发展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从举办城市的奥运设施建设到体育比赛器材、设备的准备,从运动员训练、装束,到奥运比赛的实况转播、安全保障,再到奥运会的组织、管理,以及举办城市的信息、交通、环境支持等等,每个角落都已经烙上了科技的印记。 科技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与保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运动科技的发展促进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药检技术的发展保证奥林匹克精神不受破坏;信息技术推动奥运传播进入数字时代;组织管理技术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高效运行;开闭幕式科技带来震撼世界的视觉盛宴;安全保障技术保障奥运会的万无一失;场馆建造技术为奥运会提供一流的比赛场地和活动场所;交通技术保障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交通畅通…… 就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所说:“今天,技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好伙伴”(Today, the Olympic Movement and technology are essential partners in sport)。 正是出于对科技在奥运中突出作用的深刻认识,北京在奥运史上首次提出了“科技奥运”的理念,并在这个理念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场馆建设方面,攻克了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的诸多难关,构筑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内首个采用ETFE气枕结构,也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还通过采用独特的预应力钢结构设计方案,建设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场馆—北工大体育馆,其每平米用钢量只有60千克。 信息服务方面,北京奥运会首次采用了比我们现在的IPv4更先进IPv6技术,建立奥组委IPv6官方网站,为全球IPv6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奥运互联网服务;采用TD-SCDMA技术,为奥运官员和工作人员提供3G手机,使他们能率先体验手机对讲、奥运快讯、奥运手机电视、奥运视频点播、奥运多媒体彩铃、无线宽带上网等TD特色服务;采用无线网络技术,这次奥运会首次为媒体提供了无线连接奥运会信息系统(INFO2008)的手段,以往只供打印查阅的信息系统也将首次支持下载,为媒体直接使用赛会提供的信息数据提供了方便,使撰写稿件变得更加快捷和自如。 赛事转播方面,北京奥运会的转播采用了数字高清技术,首次提供所有赛事高清标准的电视转播信号,令更多电视观众能够欣赏到精美的画面,体验到奥运会现场力量、速度与竞技艺术的美感。 环境保护方面,这次奥运会采用太阳能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再生水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为场馆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外,雨水回收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和中水利用技术也大大降低了场馆的水资源消耗。 除此以外,本届奥运会还采用了航天领域中的最新成果,设计制造了能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充分稳定燃烧的“高原火种灯”、在低压大风条件下稳定燃烧并具有很好的可视可摄性的“高原火种盆”、长时间在低温低压条件暗火燃烧的“珠峰火种灯”,以及能在珠峰峰顶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成功点燃并稳定燃烧且满足电视转播要求的“珠峰火炬”。这些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史上火炬传递的空前之举。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北京奥运会为奥运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科技奥运”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奥运科技将有更为辉煌的未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