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08-07-21
在过去的两年中,“林光常排毒理论”、“普洱茶降三高”等一系列“养生保健理念”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虽然相关领域的专家屡屡表示质疑,但炒作者还是顺利地掏空了不少消费者的腰包。这些广告宣传之所以能博得很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迎合了消费者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广告充斥着“专家”的推荐,“明星” 的现身说法,以及“病人” 的佐证。这些权威的言论就像一层糖衣,诱使消费者主动跳进消费陷阱。如果消费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判别方法(包括批判性思考,事实推理和判断权威)进行理性思考,就能轻松地剥去“糖衣”,避开消费陷阱。 批判性思考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路边上碰到一位推销西瓜的小贩时,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他为什么在这里卖瓜”、“他的瓜好不好”等一系列问题以及以往买瓜的经验。其实,这就是批判性思考。在辨别一个宣传信息真假时,我们会自然地提出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宣传”为开端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将事物的性质定义出来,并且寻找正反两面的证据来检验宣传信息的真假。但是,这些仅仅是批判性思考中最简单的技能,它们不能保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想选到“好西瓜”,还需要注意批判性思考的其他要点。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8年07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