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07-09-25
我和小伙伴们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在八达岭的人工鸟巢里看到了小鸟当妈妈的全过程! 2007年4月1日,全国2008位环保少年志愿者在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西梁山为北京奥运种完了2008棵树。有了树,我又觉得树林里还要有鸟,于是就启动了梦想已久的人工鸟巢招鸟工程。2001年,我曾组织了8所小学的环保小伙伴自费在中国儿童中心悬挂了近百个人工鸟巢,经过一年多的观察,竟然没有发现有鸟入住。 2006年初,我请教了鸟类学专家王增年。王教授在了解了我们过去设置的鸟巢后告诉我,给小鸟做巢,就像给自己盖房子一样,不能凑合凑合就行了。如果是凑合着弄出来的鸟巢,小鸟就根本不会来住。要想让小鸟住进来,首先,鸟巢要选择有足够厚度的环保型材料,给小鸟安全感;其次,巢箱开口的高矮和大小位置也有讲究,既要适合小鸟繁殖,也要注意保护鸟儿的安全,直径以5.5~6厘米为宜,开口不要在正中间,应该稍微偏一些,给巢内留出一明一暗两部分,供小鸟选择巢内的生活;再次,鸟巢悬挂的位置、高度、朝向也要有所讲究。这样一来,我才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内部的科学规律,不然就会被最终的结果嘲笑。 从2006年4月13日开始,我们开始进行新的人工鸟巢科学招鸟工程。研究小组由北京市第三中学的黄灵旃、人大附中的欧阳昀、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穆得阳和我组成。为了得到科学的结果,我们详细地测量和记录了40个人工鸟巢的位置、高矮、所在树种、树高、朝向、温度、湿度等数据,还应用了GPS定位技术、刚刚学到的数学和物理知识、红外技术和蛇眼探测生命技术。特别是蛇眼技术,让我们不必登梯子爬高,站在地上就可以看到并拍摄到鸟巢里的情形,使得我们直观地看到了小鸟当妈妈的全过程。 2007年5月6日,我们用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第一次看到、并拍下A122号人工鸟巢里有10个鸟蛋。我们用数学课上刚刚学过的知识,计算出了蛋的长轴为1.75厘米,短轴为1.25厘米。我们太兴奋了,一遍一遍地观看当天拍下的照片,希望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秘密。终于,我们有了新的发现:鸟巢底部全覆盖着细小的树枝和柔软的树叶、小草,这就是一般天然鸟巢的“中巢”,我们把这些称为“产褥”,意思是像产房里的褥子。产褥上有更细更柔软的草和絮状物,就是一般天然鸟巢的“内巢”,我们称为“产絮”,可以用来保温,有助于维持孵化温度。我们还发现鸟蛋坐落在一个圆形的圈圈里,我们把这个圆圈圈称为“产床”,产床既有固定鸟蛋和幼雏的作用,又有保温助孵化的作用。 为了不把图片弄乱,我们学习医院放射科给每张图片编上号,最前面是鸟巢的编号,接着是拍摄的日期,最后两位是当天拍摄的该鸟巢照片的序列号。 5月9日,我们看到了更精彩的一幕:一只大鸟静静地趴在鸟蛋上。我们惊呼:“小鸟正在孵蛋,孵小小鸟呢!”这只鸟就是我们几个月来最熟悉的“白脸山雀”,因其双颊呈白色而得名,又因其叫声而得名“孜孜黑”,一般人称为“大山雀”(其实一点都不大)。平时我们最近可以走到距离它们70米远的地方,如果再走近,它们就飞走了。可现在,我们的摄像头距离它只有10厘米,它却一动都不动。我们还发现,它身下露出了一个鸟蛋。 5月17日,它身下的白色鸟蛋变成了粉红色的幼雏。因为是第一天,我们把这一天的雏鸟称为“1日雏”。接下来,雏鸟将接受亲鸟的喂养,直到它们能独立飞行觅食。 5月19日,蛇眼探头刚一伸进鸟巢,我们又惊呼起来:“快拍快拍!”原来,我们一下子捕捉到了梦寐以求的幼雏张大着嘴,向妈妈索要食物的情景。一只只赤裸的、粉红色的幼雏争先恐后张开了黄色的小嘴,使劲向上伸,并前后左右地摇动着。我们可以顺着张开的大嘴,一直看到幼雏的喉咙,就像我们在许多珍贵的摄影照片上看到的一样。若是小鸟一直没有等到食物,就会无可奈何地慢慢收回大张的嘴,伏在一起。大嘴闭上时,鸟喙呈一个白色钝角型,这成了我们计算幼雏数量的重要标志。幼雏挤 在“产床”里,形成一个粉红色的圆圈,产床周围围绕着雪白的产絮。但是,我们一直数不清楚10只幼雏,大概有些幼雏被压在底下钻不上来。大鸟总是把食物喂给最使劲的、离自己最近的幼雏,这让我们很担心有些体弱幼雏的生存能力。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7年8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