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认路(方向感障碍)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容易迷路的人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让受试者作出自己是否容易迷路的主观评价;然后使受试者在黑暗中移动,并观察他走过来的方向等的客观评价。比较这些结果,可看出自我评价与客观评价未必一致,可是还不能对容易迷路下一个定义。
那么,善于认路的人和容易迷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头脑中的地图精度不同
一个人是否容易迷路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之一是人作为知识所了解的地图,即“认知地图”的精度有差异。
谁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看到的事物。例如道路交叉的角度稍大一些,却可能被记成90°。因此,这样一点一点在头脑中形成的“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就不一样,况且认知地图的精度还因人而异呢。
另外,人们常用语言表达的形式来记忆初次去的地方,像“沿着商店旁边的路一直走,到了林阴道向右转弯”等。像这样的做法,要是漏掉一句话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但是抽点时间把知识整理一下,或多次走那条路,认知地图就逐步详细化,并且能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的“鸟瞰图”。
据说进行试验后,就可以把受试者分成在头脑中很快形成鸟瞰图的人及不能形成鸟瞰图的人。形成鸟瞰图后,就可以寻找正确的路径而不会迷路了。
经验不足,容易迷路?
也有学者认为,认知地图和实际地图有偏差未必就不会认路。即使没有建立详细的认知地图,只要记住关键地方也不大会迷路。试验表明,善于认路的人是记住路口的情况,而不会认路的大多是记住与移动有关的信息。
为什么出现这种差别?还是经验不同吧。比如,在城市里善于认路的人到了沙漠也没办法找什么做标志物了。也就是说,经验不足同样容易迷路。
女性容易迷路,是真的吗?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7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