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咨讯

咨讯

发布时间:2007-04-16
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净化水、碱性离子水、磁化水、小分子水……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些适合长期饮用?到底有没有广告上所说的保健功能? 天然水和纯净水之争 众多关于水的争论中,最热闹、最长久的要属天然水和纯净水之争。2000年4月,农夫山泉突然对外宣称喝纯净水对人没好处,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只生产天然水,并通过电视加以宣传,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天然水与纯净水阵营在媒体上的“舆论战”。 那么,纯净水和天然水到底有何不同? 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多半是自来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以及其他适当的加工工艺,去除掉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以及微生物等成分而制成的水。根据加工工艺不同,纯净水也称为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天然水指的是瓶装的,经过一定处理的天然地表水。和纯净水相比,天然水对水源的要求比较苛刻,并且保存了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持纯净水有害论观点的人说,纯净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把全部有害物质去掉的同时,也把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去掉了,所以把纯净水当作长期的生活饮用水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而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如果在营养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长期饮用纯净水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因为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成分可以从日常食物中摄取。 “关于长期饮用纯净水到底安全不安全的争论,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时间。评价一种类型的水是否安全,十几年时间并不充分。从纯净水在我国的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办法证实饮用它是否终生无害,但是这十几年也没有发现一个真正因为饮用纯净水而出现问题的案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研究室主任鄂学礼说。 鄂教授和其所在的研究小组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地区进行考察,考察结果均证明,长期饮用纯净水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地点一:杭州西湖虎跑泉。虎跑泉为杭州五大名泉之首,泉水是从难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出来的,带来的可溶解矿物质不多,所以水质相当纯净。经化学分析证明,它的矿物质含量每升水中只有26毫克左右。“虎跑泉是淡水泉,水质几乎接近饮用纯净水的标准。虎跑泉周围的居民祖祖辈辈饮用此水,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有任何身体异常或者寿命缩短的现象。”鄂教授说。 地点二:广西省武鸣县灵水。灵水在武鸣县城南1千米处,是一个天然泉水湖,水面面积约5000平方米,水深2~3米,终年澄澈见底。“灵水的水可以直接放在汽车的电瓶里使用,而电瓶用水一般都是蒸馏水。事实上,它所含的矿物质微乎其微,十分接近蒸馏水。”多少年来,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直到现在,武鸣县十万多人口的饮用水源仍然来自于灵水湖的地下水。鄂教授所在的研究小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也没有发现当地人的身体和寿命有任何异常。 “这些例子都可以表明,至少现阶段可以表明,长期饮用纯净水也是安全的。”鄂教授说。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舒为群教授持有相反的观点。她所在的研究小组从1998年开始就围绕饮用纯净水的长期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儿童神经发育、机体代谢、心血管系统、免疫功能可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生长期儿童、孕妇、高强度体力活动人群(如战士、运动员等)、肥胖、心血管疾患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因此她建议,无机物及矿物质含量适度的无污染天然水应为人类饮水的最佳选择。 舒教授多篇论文的结论中都用到了“可能”或者“推测”之类的字眼,对此她解释道:“从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下结论,我们是极其谨慎的。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到底有无害处,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定论,至于有些地方用到了‘可能’之类的字眼,就是说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既然两边都是专家,那么消费者该听谁的呢?是不是这种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多元化思考,让消费者更加摸不着头脑?或许,这也该算作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困惑之一。 矿物质水,矿物质不可乱加 近年来还有一种水在市面上热销,极受消费者青睐,这就是矿物质水。矿物质水是以纯净水为基础,按一定比例加入矿物质浓缩液的水。正是因为人们对纯净水产生了怀疑,矿物质水才应运而生,被宣传为“不仅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还可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于矿物质水,鄂教授评价道:“按道理讲,饮用水不应该加入任何物质,除了氯气等用于消毒的物质。在饮用水中添加矿物质非常危险,量和比例实在难以控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陶勇,在饮水与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对这种先将水纯净、再加入矿物质的做法也存在着异议。他认为,在纯净水中添加各种元素所带来的卫生和健康问题可能更多更复杂,尤其是一些微量的、安全范围窄的元素,在添加时更应该慎重。在添加的过程中一旦控制不好量的问题,就可能超过卫生标准并产生严重的健康危害。 这在历史上是有教训的。 上世纪60年代,广州市中小学生龋齿率偏高。因为食物及饮水中缺氟会引起龋齿,所以口腔卫生专家提出自来水加氟的建议。广州市自来水厂于1965年11月开始在自来水中加氟,氟化10年之后研究又发现,儿童斑釉齿(氟斑牙)增加,龋齿患者同时患斑釉,因而引起了氟化水的卫生评价问题的争议。因为日常摄入的氟偏高,依然会对牙齿产生不良影响。至1981年经调查证实,广州市饮水中0.34毫克/升的氟含量虽然比当时的国家卫生标准0.5~1.0毫克/升偏低,但人体每天从环境中,包括空气、水和食物中摄入总的氟量较高,同时,广州市年平均气温较高,居民饮水多,并有嗜茶的生活习惯(茶叶含氟高达151.50毫克/升,且茶中氟易溶于水),所以,广州市自来水厂于1983年9月26日停止自来水加氟,历时加氟18年。但是,因为高氟而引起的斑釉齿,让众多患者的牙釉质受到损害,出现斑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按国家当时的卫生标准,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0毫克/升时就要去除,低于0.5毫克/升时应该加入,但是这个标准实在难以把握,而且添加的控制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1985年国家在制定新的卫生标准时,把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标准定为:小于1.0毫克/升即可。 舒为群教授虽然没有对矿物质水持否定态度,但是她也呼吁国家要加快对饮水依赖元素的相关研究,加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纯净水矿化标准。 五花八门的功能水 市面上还有形形色色、宣称具有各种保健功能的水,那么,它们真有所谓的“神奇”功能吗? 功能水之一—离子水。离子水又称电解水,其原理是将饮用水在带有分离膜的离子水生成器中,通以低电位直流电源后,在阴极生成氢气和OH-,水呈碱性,并使得水中的钙、镁、钠、钾、锌等金属离子向阴极迁移,形成含有较多矿物质离子的碱性水,称之为碱性离子水。 一直以来,碱性离子水都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惹了满身的是是非非。碱性离子水的概念是日本人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说是这种水对人的消化道和肠胃功能的提高可能有所帮助,特别是对老年人。但是传到中国后,却被销售离子水机的商家宣传成“能治百病”的神水。 事实上,据日本研究报道,碱性离子水的pH值要达到9.5以上才起作用。这样问题又来了,卫生部门对离子水机“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批复中规定,其pH值不可超过9.0。如果按照安全标准将离子水机的pH调到9.0以下,那么,它和普通自来水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将pH值调到9.5以上,纵使它对胃肠道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无法保证长期饮用对身体无害。这个矛盾始终没有得以解决,很多消费者对其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简单地说,“在未经相关部门认定、批准的情况下,它的基本功能只是一种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谈不上太多的保健功能。”鄂主任说。 功能水之二—磁化水。想必大家都见过那种杯底放置了磁铁的磁化杯,磁化水就是用具有磁化作用的净水器等产品所处理的水,目前有些桶装水据称也是经过高变磁场处理的水。至于这种水长期饮用好还是不好,陶勇研究员没有正面回答,他说:“磁化水原本一直被应用于工业领域,但它是否适宜于人体长期饮用,目前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曾经有动物实验报道,饮用磁化水的孕鼠出现死胎,因此认为生育前的人群应该慎用磁化水。” 功能水之三—小分子团水。水除了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外,还可由若干水分子形成由氢键连起来的水的团簇。水的这种团簇结构是引起其黏度、表面张力、熔点和沸点的温度以及热容量等数值都很高的原因。于是乎,市面上又出现了小分子团水,宣称“易被细胞吸收,是活性水”。 利用核磁共振(NMR)谱线的宽度可以反映水团簇结构的相对大小,谱线越宽,团簇越大,谱线越窄,团簇越小。经过比较分析,从水中的6种同位素中选择17O核作为核磁共振测量时所使用的同位素核。目前,这种测量方法已经得到了公认,据某些拥有自己产品的饮用水专家的说法是17O-CNMR≤100的水均可称为小分子团。 从2003年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分析中心所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雨水和受到污染的水之外,表中其他水的测量结果均小于100,包括处理过的澡堂洗浴废水。这又是矛盾重重!或许,水的团簇结构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迄今为止,水的团簇结构对健康有何影响的实验甚少,也并未得出确切的结论。 此外,市面上还存在着能量水、频谱水、纳米水等,纷纷用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证明自己功效非凡。虽然这种炒作对市场推动有作用,但是却给消费者带来太多的困惑。在卫生部看来,通过加工以后的饮用水应该有“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其他的水从安全方面都不予承认。 专家们喝什么水? 如果你还对“喝什么水好”这个问题感到困惑,非想要一个明确的说法,那就去看看专家自己喝什么水吧。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07年3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