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不到一年的准备,日本的“迷你地球”就将完成建造并投入使用了。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除了能量和信息之外,几乎一切都可以循环使用。2005年4月,两名科学家和两只羊将在里面住上4个月。
这一计划于2000年启动,力求不重蹈类似“生物圈2”(简称B2,参见本刊2000年第1期《微缩地球兴衰记》一文)失败的覆辙。B2是在美国建的一个13000平方米的巨大封闭“温室”,里面有6个装备齐全的地面生态系统,目的是让8个人和数千种动植物在里面生活2年。然而,它却成了一个花费2亿美元的科学败笔。
与B2不同,“迷你地球”出笼的目的很明确。这一系统建造在青森县六所村,即所谓的“核城”。六所村是一个放射性废料的存放地,1999年10月,这里发生过一起核事故,起因是从附近的福岛核发电站运来的两桶放射性液体泄漏。于是人们就提出建立一个环境科学研究所,以监控土壤中这些废料的循环与累积。
事实上,“迷你地球”的建造主要就是为了研究放射性材料在环境中的循环。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主任新田敬二(Keiji Nitta)解释说:“目前人们尚不了解生态系统中放射性物质的循环方式,它们如何积累起来,以及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比如,直到现在我们才有了关于切尔诺贝利(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发生地)土壤的一些调查数据。像‘迷你地球’这样的封闭生态系统,可以模拟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吸收和累积的模式,并由此观察它们对人类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