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鸭嘴兽游泳的样子
翻译/栾美群
既像鸟类一样长着喙,又像爬行动物一样产卵,具有这些特殊特征的哺乳动物就是"鸭嘴兽"。鸭嘴兽的身体具有其他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鸭嘴兽
学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全长:约50厘米
体重:约1.5千克
分布: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
生殖孔和肠的出口合二为一的单孔类动物
鸭嘴兽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单孔类动物中的一类。还有一种单孔类的动物针鼹,它们都是哺乳动物,也都是卵生。单孔类动物的直肠、泌尿器官和生殖器官都连在同一个出口(总排泄孔)上。这是爬行动物和鸟类所具备的特征性构造,而鸭嘴兽却不可思议地将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集于一身。
卵巢
卵巢有两个,其中右侧的卵巢没有发育,不具备卵巢的功能。为何会进化成这样?现在也不清楚。虽然起卵巢作用的只有一个,但在产卵的时候,基本上每次要产2个卵。而另一种单孔类动物针鼹,它的左右两个卵巢却是同时发育的。
尾巴
尾巴可以起到稳定器(稳定翼)的作用,帮助鸭嘴兽在游泳的时候获得平衡。因为尾巴能卷成团,所以有时也负责把叶子夹在里面,搬到巢穴内。
后足
发育成熟的雄性鸭嘴兽,其后足上长有"距"。距长1.5厘米左右,内部是中空的,连接在毒腺上。雌性鸭嘴兽在幼崽状态时还有距,慢慢长大后距就逐渐消失了。有人认为,距是在雄性之间争斗或者攻击外敌的时候使用的。
喙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感觉器官
鸭嘴兽可以在深夜漆黑的河底,闭着眼睛用喙翻搅河泥,从中寻觅食物。这一动作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鸭嘴兽的喙上具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鸭嘴兽的喙,表面有无数细小的孔,而这些细小的孔里分布着非常密集的神经束。正是这些小孔构成了鸭嘴兽特有的感觉器官。它的感觉器官有两种,一种能感知电,另一种能感知触觉。其中,最为特殊的是感知电的器官,它非常灵敏,可以感知到从猎物身上发出来的微弱的电场,据说在水中可以感知到非常微弱的电场(0.00002伏/厘米)。有了它,即使在漆黑的夜里也能顺利地捕获食物。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鸭嘴兽具有与野鸭非常类似的喙。但与鸟类的喙不同,鸭嘴兽的喙不是角质的,因为它的下面是皮肤,所以非常柔软。喙的内部有骨头,而喙的表面有无数的小孔,是鸭嘴兽所特有的感觉器官。
发育成熟的鸭嘴兽是没有牙齿的,它用上下的角质板代替牙齿来咀嚼食物。只是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这个部位才有一点点只能看出痕迹的臼齿。另外,喙的顶端还有用来刺破卵壳的"卵齿",但很快就会脱落。
在趾甲的顶端有很大的蹼。鸭嘴兽可以熟练地利用蹼来猎取水中游走的食物。在陆地上,它一般会像左图那样将蹼折叠起来,在构筑自己的巢穴时,它会用趾甲来挖土。所以,前足的趾甲尖儿会被磨得越来越圆。
没有乳房也能哺乳!?
鸭嘴兽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虽是哺乳动物,但却是卵生的。鸭嘴兽在水中交配,妊娠后大约3周左右,就会在巢穴中产下2个卵。
在产卵之前,鸭嘴兽妈妈会做好产卵的准备。在巢穴的里面,它会专门搭建一个"房间",用尾巴把草从巢穴外夹到房间里,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产卵之后,它会将自己的身体和尾巴卷成团,来为卵保温。卵的长度一般不到2厘米,产出后1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了。
刚孵下来的鸭嘴兽宝宝体长大约1.5厘米,没有毛,呈肉色。它的喙很短,有独特的趾甲和牙齿。长成成体后,就会有不同的外形特征了(参照右页图)。
鸭嘴兽的哺乳也很有特色。鸭嘴兽妈妈没有乳头和乳房等哺乳器官。它的皮肤下面有乳腺,母乳就像汗那样从乳腺沿着皮肤渗出来,鸭嘴兽宝宝就是舔舐着这些母乳长大的。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些小宝宝仅靠舔舐母乳,是不是不够它健康成长的呢?不用担心,据说鸭嘴兽的母乳营养成分特别高,所以鸭嘴兽宝宝在出生后的100天左右就能突然长大,大概可以长到21厘米左右。哺乳一般在3~4个月的时间内进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