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鸟类适合"飞翔"的身体结构大剖析!
几乎所有的"鸟类"都可以在天空自由飞行。可是,说起"鸟类的飞行",方式就多种多样了:既有巧妙地利用上升气流在空中滑翔的老鹰,又有为了汲取花蜜在空中悬停的蜂鸟。那么,鸟类的飞行方式为何会如此多种多样?现在就让我们从鸟类特有的身体结构,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翅膀来飞行等角度,揭秘鸟类飞行的秘密吧。
翻译/栾美群
鸟类飞行后的落地是很困难的
这是在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落地时拍摄到的一组连续照片(右→左)。
在飞行过程中,纵纹腹小鸮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需要将身体的方向调节成与前进方向一致的方向(最右侧)。之后,随着慢慢靠近落地点,纵纹腹小鸮会将身体立起来,伸开尾羽来增大空气阻力,这样速度就会减慢下来(右数第四)。另外,在向落地点接近的过程中稍微抬高一下高度也可以减慢速度。
但是,前进速度变慢的话,翅膀获得的升力就会减小。而升力小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姿态的控制,姿态的控制越难,从空中坠落的危险性就越高。所以,为了防止从空中坠落,纵纹腹小鸮就会将翅膀的前缘往下弯曲,同时翅膀的后缘往下伸展,这样就能获得足够大的升力了(最左侧)。这跟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伸开"襟翼"来获得足够大的升力(左图)是一样的道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