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莽莽苍苍的大娄山脉横亘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交界处,其最高峰——海拔2238米的金佛山坐落于重庆南川区境内。金佛山是一座岛状的山峰,相对高差近1900米,拔地而起的石灰岩山体壁立千仞,山顶却相对平缓。这一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喀斯特山地尤以生物多样性著称,仅种子植物就有476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6,其中不乏特有和孑遗种。
金佛山不仅是“植物王国”,其鸟类资源也颇为丰富,《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综合考察技术总结报告》中便列出了2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这里还是斑翅鹩鹛南川亚种(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nanchuanensis)的模式产地。金佛山的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加上海拔差异大,在不同海拔的鸟类之间有明显差异,高海拔地区还有很多和喜马拉雅地区共有的鸟种。这里的溪瀑洞林为鸟类提供了极为多样的生境,鸟儿也演化出独特的适应性特征,如短嘴金丝燕能在黑暗的溶洞中如蝙蝠般利用回声进行定位,令人称奇。
在金佛山常年雾气弥漫的山顶上,不仅有毛瓣杓兰(Cypripedium fargesii)和大理百合(Lilium taliense)等典型的横断山植物绽放艳丽的花朵,一些横断山区的高山鸟类也出没于此,如眼纹噪鹛(G. ocellatus)和棕胸岩鹨(Prunella strophiata)。它们和低山地区的鸟类极少来往,这一孤岛般的平坦山顶俨然成了横断山在四川盆地东部的一块“飞来之地”。
和山脚的白颊噪鹛相比,生活在山顶的眼纹噪鹛体型则大多了,它们体长可达32厘米,几乎比前者大出一半。这是对高寒气候的一种适应,因为体型越大,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散失。眼纹噪鹛头顶、颈背和喉部均为黑色,上体及胸侧具粗重的斑点,上体褐色,黑色羽毛的尖端有白色的月牙斑,如同披上了一件虎皮大衣。这种噪鹛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地区,它们喙的基部长有触须,可以帮助其在枯枝落叶中觅食时感知昆虫等食物。山顶的画眉科鸟类可不止眼纹噪鹛一种,翅色金黄的橙翅噪鹛(G. elliotii)、褐白相间的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和高冠耸立的白领凤鹛(Yuhina diademata)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这些鸟儿在横断山区也有分布。
出没于亚高山草甸和灌木丛中的酒红朱雀(Carpodacus vinaceus)浑身绯红,这一属雀科朱雀属的小鸟也是典型的高山鸟种。它不仅间断分布于喜马拉雅西部地区和我国中部及西南部,在宝岛台湾的中央山脉也有分布。也许该种以前的分布区广阔而连续,后来因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等原因,连续的分布区逐渐缩小,直到形成今日所见的间断分布样式。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的金佛山便是它们的避难所之一。
酒红朱雀(摄影:童光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