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自然

自然

发布时间:2011-07-05



在目前确认的5种“金丝猴”之中,仅有川金丝猴是金黄色的,而且由于地理差异,有的川金丝猴亚种的毛发也没那么金黄。其余4种的金丝猴“衣服”都是昏暗的黑色或灰色,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则有些橙黄色,滇金丝猴则有白色或米黄色,而缅甸金丝猴其实更应该叫“黑丝猴”—它们全身都是黑色的。
其实,动物分类学家通常称它们为“仰鼻猴”。从它们的属名可以看出,rhino在希腊语中表示鼻子的意思,pithecus则指猴子。这些猴子的鼻子是朝天鼻。或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人失去鼻梁的模样。有一种说法是,金丝猴在下雨之时,它们必须耷拉着脑袋,以免鼻腔进水。这似乎给猴子们出了难题,瓢泼大雨之际,它们还敢出门吗?出门不打伞,外露一个朝天鼻,那不等着被往里灌雨水嘛。为此,笔者曾请教过专门从事金丝猴野外生态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大多认为,金丝猴的鼻子虽然鼻孔向上,但还不至于被水呛着。不过,在下雨天,包括猴子在内的许多动物都会减少活动量,缩小活动范围。金丝猴们也会变得相对老实,但很少见到所有的猴子为了防止水流进鼻孔,而全都低着脑袋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猎人们就更容易捕猎它们。

美猴王的原型是川金丝猴吗?

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的外观看,它最应该被称为“美猴王”。目前世界上已知猴科种类近130种,鲜有像川金丝猴身披金黄色衣裳的。虽然,生活在南美洲的某些狨或[犭胥////]的皮毛也是金黄色的,但它们的体型太小了,不如川金丝猴那么健美。在英语世界,它们被称为“Golden Monkey”,即金猴。

无论在吴承恩的小说语言描述上,还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抑或是美术作品或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脱离不了金黄色的元素。特别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是最帅最美的一只猴子了。然而,吴承恩真的亲眼见过川金丝猴吗?从历史分布上看,川金丝猴至少在明朝并没有生活在吴先生的老家—江苏淮安一带。而彼时,在中国大地上分布范围最广、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猴子是土黄色的猕猴。吴承恩亲自观察、研究的猴子只有猕猴可能性最大。而“美猴王”孙悟空更大程度是被人工修饰了,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加工或夸张表现。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再细化川金丝猴的家世。因为,即使都叫川金丝猴,也分出了三六九等。川金丝猴作为分布范围最广的仰鼻猴,形成了3个地理亚种。生活在四川到甘肃南部的被称为四川亚种,因为也是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最早在四川省宝兴县(时称穆坪)发现并由动物学家Milne-Edwards于1870年命名的,故在分类学上被视为指名亚种。这个亚种的颜色更深,有很多黑色毛丝。199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应祥等人则发表了另外2个亚种,即生活在湖北西部神农架地区的湖北亚种和分布于陕西秦岭地区的秦岭亚种。神农架的川金丝猴颜色显得苍白,只有秦岭的川金丝猴是最漂亮的,为鲜亮的金黄色。
川金丝猴通常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在冬季则下降到阔叶林和混交林之中。它们更依赖于原始森林,但在食物短缺的严寒,它们也愿意走出密林,而接受人类的施舍。川金丝猴喜爱觅食各种树叶、铁杉的嫩芽、树皮,以及各种果实、昆虫、鸟卵,也会吃那些挂满潮湿寒冷森林中树枝上的松萝。

滇金丝猴:上帝为我涂口红

滇金丝猴(Rhinopithecas bieti)的嘴唇上被上帝涂抹了口红,成为除了人类之外,惟一一位有鲜红嘴唇的动物。
由于滇金丝猴的毛色黑白分明,所以我国杰出的灵长类学家赵其昆研究员称它为“黑白仰鼻猴”。在2010年发现缅甸仰鼻猴之后,如果把它还称为“黑仰鼻猴”的话,就不合适了,显然更黑的仰鼻猴应该属于新种—缅甸仰鼻猴。此外,滇金丝猴最大的特点是裸露的面部皮肤为粉红色,在浅蓝色鼻上有黑斑。嘴唇是深深的、带有红色的粉色。更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幼体是乳白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逐渐变为浅黄色,最后变为灰黑色。此外,成年雄性在背部和头冠还有很长的毛发。
滇金丝猴也喜集大群,多达200只,包括许多小的单雄群。在繁殖季节,大群分为若干个单位、小群和全雄群。它们长而浓密的毛也是对当地寒冷潮湿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它们在林线以上觅食或在地面活动。群体以列队行进的方式活动,大约花费1/3时间觅食,1/3时间休息。寒冬季节,它们下到低海拔地区。在金丝猴家族中,滇金丝猴是最温文尔雅的了,它们的叫声很温和,呈连续的低沉音,很少听到高声的叫喊。
在滇金丝猴的保护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等人于1995和1996年发起的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和滇金丝猴的活动,由此也开始了环保作家唐锡阳开创的大学生绿色营活动。这成为了中国民间环保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黔金丝猴:梵净山的居士

笔者小时候听说梵净山的名字,就对她有一种由衷的敬畏感。“梵天净土”,正是梵净山名字的来由,因为继五台、峨眉、九华、普陀外,这里是我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
古人称梵净山“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这里奇秀壮美,层峦叠嶂,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众多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毋庸置疑,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就是这里的一张名片,甚至是整个贵州省的生物名片;它们是梵净山的居士。全世界,也只有在梵净山可以找到它们。
常年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使这一物种变得愈加神秘。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也非常少。老百姓更难见到它们的尊容,只有最近几年,北京动物园和北京野生动物园公开展出之后,笔者才有幸真正见到了黔金丝猴。然而,提及这一物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灵长类动物研究的前辈全国强先生则颇为自豪,因为他曾经饲养过一只黔金丝猴,并且像溜狗一样,给猴子拴着铁链,在动物所院子内闲逛,吸引了不少眼球。
虽然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贵州师范大学,甚至国外的灵长类学者都对黔金丝猴作了一些初步研究,但对这个物种,我们仍所知甚少。1992年的调查,估计黔金丝猴有600~1200只;2005年的调查显示,种群估计约有750只;且有繁殖能力的成熟个体不足400只。拯救黔金丝猴的工作任重道远。

越南金丝猴:极度濒危的灵长类

川、滇、黔,这三种金丝猴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更加珍稀,种群数量一个比一个少,但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它们尚属濒危级(EN)。比濒危级更少、更稀有的,则是极危级(CR)。越南金丝猴(Rhinopithecus avunculus)就属于这个级别。因为乐观地估计,这一物种野外种群为250只,但科学家所了解的种群数量可能只有100多只。IUCN与国际灵长类学会(IPS)、保护国际(CI)每两年对世界灵长类动物开展保护级别的评估,越南金丝猴始终在《世界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名单之中!

越南金丝猴是越南体型最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它们最早发现于越南西北部的东京地区(Tonkin),所以它的英文名为Tonkin Snub-nosed Monkey,即东京仰鼻猴,此东京非彼东京(日本的)。虽然始见于东京地区,但多少年来,这个物种几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度认为它们已经灭绝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又在越南北部宣光省的纳杭县被重新找到。由于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和滥捕乱猎,越南金丝猴如今仅局限在4个省很小的范围之内,种群破碎化,且数量极其稀少。

越南金丝猴生活地区的海拔较低,为200~1200米,特别依赖原始森林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金丝猴取食多达52种植物,但也非常挑剔,它们仅采食嫩绿的树叶和多汁香甜的果实,这和它们居住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有关,不像生活在高海拔、“贫瘠、严酷”地区的滇金丝猴生活那么艰苦。但与滇金丝猴近似的一点是,它们的嘴唇是粉色的,或略显红色,但不如滇金丝猴的鲜艳。

缅甸金丝猴:最后的贵族

2010年10月27日,《美国灵长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金丝猴属中发现了一个新种,并被命名为“缅甸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这则消息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因为人类已经很久没有发现这么大型的动物新种了。

当看到新种金丝猴的图片时,你会想到什么?迈克尔·杰克逊、嬉皮士,还是Lady Gaga的多变造型?除了浑身的黑毛、泛红的嘴唇,以及耳朵、脸颊和会阴部少许的白毛,最特别的是头顶那簇长长的毛发,好似特意修剪的“边幅”。从外观上看,它好似是一只掉进黑色染缸的滇金丝猴。更有意思的是,新种发现地就在缅甸东北部,并属于与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接壤或邻近的地区,可以说,缅甸金丝猴是与滇金丝猴隔两江(澜沧江和怒江)而望。可以猜测,是澜沧江和怒江孕育了两种不同的金丝猴,这种地理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原动力。

2010年2月,缅甸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协会与英国的自然保护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在该地考察白眉长臂猿时,无意中,他们从当地许多猎人那里了解到,在丛林中有一种身体全黑色的大猴子。并且,缅甸科学家从猎人手中收集到了一件皮张,以及4具头骨。两个月后,瑞士灵长类学家Thomas Geissmann和他的同事,以及缅甸研究人员再次前往该地考察,进一步了解这种猴子的情况。通过与其他4种金丝猴的比较研究,Geissmann与缅甸动物学家共同认定,这是一个金丝猴新种!

科学家们发现,目前,缅甸金丝猴有5个分布点,它们生活在海拔1720~3190米的雨林中。据猎人介绍,这些猴子在夏季更喜欢海拔较高、较凉爽的地方栖息,而在冬季迁移到海拔较低的阳坡生活。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猎人,Geissmann等人认为该地区有3~4个猴群,260~330只。毫无疑问,它们刚被人类发现,就被列入了极度濒危动物的名单之中。目前,对这种猴子的行为和生态方面所知甚少,亟待人们的研究和保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