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壮观的大峡谷是历经600万年科罗拉多河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从显露出来的陡峭绝壁可以看到大约20亿年前的地貌。在公园内高差约有2200米的环境中,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现已确认有许多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沿着流经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科罗拉多河伸展。在崎岖蜿蜒的河两岸形成深约1.5千米的大峡谷(Grand Canyon),是非常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
现在的科罗拉多高原是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地。解读那里的地质史可以推断出,它曾经数次沉没在海中。而峡谷的陡峭绝壁上呈现出许多鲜艳色彩的地层则可以认为是约6亿~6500万年前堆积并沉在海底的。
从这些地层再往下,就显露出约20亿年前的地貌。虽然那里几经沉降和隆升,但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地层记录,确实可以说,它镌刻出跨越20亿年的地壳活动历史。近600万年来,科罗拉多高原不断受到科罗拉多河的侵蚀,才变成现在大峡谷的景观。
从峡谷的外观很难想象到,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实际上还生存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这是因为公园内有2200米的高差,导致约11℃的温差及降水量差,环境变化非常明显。科罗拉多河北侧的“北支流”海拔高,冬季非常寒冷。南侧的“南支流”海拔比较低,气温虽然较高但雨量少。峡谷底部的环境与上部截然不同,像沙漠一样干燥、炎热。
在这种多样的气候环境中,大约有1500种以上的植物、300种以上的鸟类、70种以上的哺乳类、50种爬虫类及两栖类在此繁衍生息。其中有很多已被确认为濒危物种,例如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加利福尼亚秃鹰就是以这个公园为主要栖息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