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Sea Otter 拉丁学名:Enhydra lutris 食肉目鼬鼠科
在波浪中平躺着漂浮、在肚子上砸贝壳而食的惹人喜爱的海獭。它们在水族馆里备受欢迎,然而却因其珍贵的毛皮而被捕杀,曾一度遭到毁灭性打击。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的海獭,知名度虽高,但它们的生态方面却有许多不解之谜。
海獭是生活在海里的动物,但与海狗、海豹不同,属鼬鼠类。成年雄性的身长约150厘米。它们不是在海岸边而是主要在波浪中漂浮着生活。分布在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以及加利福尼亚所环绕的太平洋北部地区。
分布范围在“环太平洋北部”的说法也许不太准确,但过去的确是环绕在太平洋北部。后来,由于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实施了大规模捕猎行动,导致现在有一大片空白地带(尤其是阿拉斯加以南)。
曾经有过1年捕获3万多头海獭的年代
据记载,1743年至1800年期间捕获了186745头。其中,仅在1748年就捕获了3万多头。这些数据说明了当时狩猎的惊人程度。
其结果,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的海獭濒临灭绝。随后,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也实施狩猎,那里的海獭也几乎绝迹。狩猎的目的是为毛皮。以海獭的毛皮作为大衣等防寒服的原材料,可以进行高价交易。
停止狩猎后,海獭的数量渐渐增加,分布范围也逐步恢复。不过,有些地域海獭不再返回。现在的生存数量估计总共有十多万头。发展趋势有说是略增,也有说略减,确切情况不详。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的红皮书名单中,它们被列为灭绝动物的危险正在增大,如果现在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在不久的将来,野生种就成为难以延续的“濒临灭绝Ⅱ类:VU(Vulne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