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喀麦隆尼奥斯湖发生爆炸,造成1700多人死亡。最近,一位科学家表示,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水中的气体含量高可能是造成过去大灭绝的根源,将来,对人类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当第一批救援人员来到尼奥斯湖(Lake Nyos)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出奇的寂静,而眼前的一幕令人不寒而栗:方圆数公里范围内,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被一种突然且闻所未闻的力量扫荡。究其原因竟是湖水爆炸所致。
这次爆炸造成1736人和不计其数的动物失去了生命。对死亡者的分析表明,死因是火山湖爆炸所溢出并笼罩在这一地区的二氧化碳造成的窒息。1986年发生在喀麦隆的这件事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一起孤立的现象,不会再重演。然而,现在的最新研究却提出,这种气体从地球深处突然大规模外溢的现象,在过去可能引起过更大规模的灾难。
比如,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化学工程师格雷戈里·雷斯金(Gregory Ryskin)就对此深信不疑。这位科学家前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2.51亿年前的二叠纪和三叠纪时期发生在我们星球上的大面积生物灭绝,就是由于海洋深处的甲烷气体聚集并产生巨大爆炸造成的。在那种情况下,95%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消失了。奇怪的是,那次灭绝却对地球上的生物进化有利,因为它促使了新物种的形成。科学家们对于有关环境灾难根源的假设本来就争论不休,现在雷斯金又提出他的假设。
“某些研究认为,”这位研究人员说,“事实上,2.51亿年前的海洋可能含有相当多的甲烷,它的爆炸威力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威力的1万倍。”
你是一位化学工程师,为什么现在却开始研究地质物理学,特别是大灭绝理论了呢?
“我在阅读像你们一样的科普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时,萌生了开始这项研究的想法。那篇文章介绍了关于地球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的不同理论。此外,我还受到热力学知识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