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地配置能源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谁掌握了先进的能源与技术,谁就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从薪柴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再到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中国特高压技术的出现,使"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成为了现实,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成为中国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新常态,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
自2004年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十年磨一剑",立足自主创新,联合各方力量,攻克了特高压技术、规划设计、设备研制、建设运行各项难题,抢占了世界电网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诞生了"中国标准"和"中国名片"。
当前,我国大型能源基地开发西移、北移明显加速,无论是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还是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治理大气污染、实现碳减排承诺等,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实现能源资源的远距离、大规模、高效率输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特高压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强、安全性高、经济性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为什么特高压电网是能源资源配置的最佳选择?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配置能源资源?请随我们一起探寻答案。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10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显示我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约57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即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以便于进行不同时期的对比)折算,1978~201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了约25倍,年均增速达到9.8%。
那么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保持怎样的增速?英国渣打银行于2013年11月发布了针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特别报告,预计2013~2020年期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将达到7%;2021~2030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达到5.3%。2014年8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到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率都会在7.5%左右,这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常态"。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分析认为,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目标是在7.0%~7.5%之间。
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能源供应的发展作为保障。因此,在未来的一二十年,我国的能源电力供应也要保持相应的增速。
能源消费水平同步增长
让我们来看一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能源消费是什么样的情况。
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7.5亿吨标准煤(ton coal equivalent,tce),比1978年的5.7亿吨标准煤增长了5.6倍,年均增速5.5%。改革开放以来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
虽然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速很快,但是目前人均能源消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13年,全国人均能源消费为2.7吨标准煤,比世界人均水平略高了10%左右,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不到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即经合组织,OECD)国家人均能源消费的5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会大幅度提升。
我们所消费的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何方?煤炭和石油(特别是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2013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分别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5.7%、18.8%、5.7%和9.8%。不过与2000年相比,煤炭和石油消费比重分别下降了3.5和3.4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分别上升3.5和3.4个百分点。比重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随着我国对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日益重视,清洁能源尤其是水、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