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电力高速路"
电网,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把能量输送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现在,高压输电乃至超高压输电,都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特高压输电应运而生。
特高压输电技术并无先例可循,是电力科技界的"珠穆朗玛峰"。但就在短短几年间,我国已建起了数条通联南北、横贯东西的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在世界电网领域首次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由此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那么,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特高压输电?它究竟难在哪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它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就请跟着我们来看个究竟吧!
第一部分 实际需求催生特高压
经济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激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198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0.45万亿元,到2012年则飞跃至51.9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GDP的增长,是以巨量能源的消耗为基础的。198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6.0亿吨标准煤,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也相应剧增至36.2亿吨标准煤。
显而易见,经济越是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就会越大。根据国内外相关机构的预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仍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综合判断,2020年时,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5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12年的1.3~1.4倍,下同),2030年为57亿~62亿吨(1.6~1.7倍),2050年为70亿~77亿吨(1.9~2.1倍)。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能源,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能源的供应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4年第2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