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14-03-17
"什么伟大的旅行!马可·波罗可能除了他的家住在黑海附近以及去过君士坦丁堡的商业驿站之外,他哪里也没有去过。"持有这种观点的是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中文部负责人吴芳思(Frances Wood)。她是怀疑派的代表,这一派对于马可·波罗丰功伟绩的真实性表示怀疑。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生于1254年,是威尼斯商人、冒险家和杰出的旅行家。依照历史学家的说法:1271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尼古拉(Nicolo)、叔叔玛窦(Matteo)从威尼斯出发,进行了一场为期24年的旅行,其中在中国逗留了17年。这场艰辛旅行的成果就是一本书——《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较早的名字是《世界记》(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又译作《寰宇记》,《马可·波罗行记》是人们对这本书比较通俗的称呼。这本书被誉为"世界奇书",它几乎被翻译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字,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非常受欢迎。但是这本书的原本却一直没有找到,写作的详细过程也很难查究。最可信的推测是:1298年,热那亚人同威尼斯为了争夺商业垄断权进行了一场战争,马可·波罗在这场战斗中被俘。在监狱里,他认识了来自比萨的浪漫小说作家鲁斯梯谦(Rustichello)。在牢房里,马可·波罗讲述了他的奇遇,鲁斯梯谦把他的故事记载了下来。记述上的遗漏令人产生怀疑吴芳思对本刊记者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马可·波罗在旅行时有点心不在焉。他没有记述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几个方面,而这些文化特点在任何时候都会打动旅行者。"专家进一步讲解说:比如,他从来都没有提及吃饭用的筷子,喝茶的习俗;他没有提到过长城,用鱼鹰捕鱼,以及当时妇女从小就裹足的传统;他也没有提到这个国家的文字和书法。其他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尽力维护那次旅行的可靠性。他们认为马可·波罗当时主要是在忽必烈大汗的宫廷中服务,所以就没有办法了解这些日常的生活习俗。怀疑的理论根据但是怀疑并没有在这里停止。1995年,吴芳思把所有的疑问写成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她说:"遗漏只是一种征兆。在中国和蒙古的官方文件里面从来都没有提到过马可·波罗。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知道在忽必烈的宫廷中登记了很多外国人,比如波斯人、突厥人、印度人,他们是武器制造者、医生、建筑师或艺术家,但是没有任何关于意大利人的记载。还有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马可·波罗曾经提到,因为围城立功,大汗任命他为扬州总督,他在那里任职3年。现在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撒了谎。事实上,在围攻襄阳城的时候,他并没有向蒙古人建议修筑巨型的弩炮来迫使襄阳投降。这并不是《马可·波罗行记》中惟一有矛盾的地方。"这位研究中国文化的女专家强调说,"在这场事件中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理由只有一个:他当时不在那里。" 依照中国的编年史,那次围攻在1273年结束,而那时候马可·波罗还不可能到达中国。大家都知道他们一行人是1271年11月离开巴勒斯坦,应该在三、四年之后到达中国,那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