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09-12-29
距今35亿年前,光合作用启动了,地球上的生命世界从此有了稳定的能量来源。4.6亿年前,植物走上陆地;2.3亿年前,随着种子和花等一系列结构的出现,植物的繁殖摆脱了水环境的束缚,最终将绿色洒向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今天,不同种类的植物搭乘人类的航班和渡轮,“被邀请”或者“偷渡”到陌生的大陆上。 千姿百态与人为邻的绿色植物从何来?它们又会去向何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艰辛跋涉又给我们留下哪些印记?让我们不妨去深圳仙湖植物园寻找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一起去重温植物进化历史上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被埋藏的进化足迹 硅化木是火山灰埋藏条件下形成的化石 恐龙的脚印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用于分析恐龙的行为,不会走路的植物其实也留下了它们的“脚印”,其中之一就是硅化木。 “从远古中走来,历史淌过浩瀚长河;从惊奇里走过,岁月呤唱激情如歌;一把泥土掩饰不了曾经的辉煌,几堆黄沙吞噬不了曾有的磅礴”,把这首歌用在硅化木身上,你会发现再合适不过了。 初看到木化石,你一定认为它是一段木头,它不仅具有树干特有的色泽,而且木质纹理也十分清晰。再仔细观察或者用手一摸,你又会惊奇这怎么会是一块石头,因为它几乎完全是石质结构。其实,木化石非石非木,亦石亦木,它是树木与石头的融合,是一种已经石化了的木材。这种由木材变成的石头在古生物学中被称为木化石,因其石质成分主要以二氧化硅为主,又称之为“硅化木”。 是谁伸出神奇的手指,点木成石呢?毫无疑问,只有大自然。正在河谷中生长的参天大树,受到了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的侵袭时,整片森林很快被火山灰和熔岩掩埋了。但大树依靠其强大的根系的支持,仍然如一尊雕塑似的不屈地屹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火山灰中的大量可溶性矿物质成分,由于降雨和地下水的淋洗作用,不断渗透到包埋中的树木中去,并与它们的细胞内含物和部分细胞壁分解物质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使得矿物质成分取代了植物组织。由于这种变化极为细致和缓慢,树干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生长轮都被清晰地保存下来。树木就变成了一尊石塑的雕像,成为了真正的“木化石”。 “千年的大树会说话”,只要我们知道了如何揭示树的秘密,它就会向我们诉说大量我们所未知的故事。树是活档案,树干里的生长轮就是记录本。在树干横切面上,木质部上有一圈圈图案。这种由于一个生长周期所产生的围绕髓心的同心圆圈,就是“生长轮”,而且在木化石中也是清晰可见的。温带地区的树木,一年只有一度生长,在生长季节后,有一个休眠期,所以生长轮只有一圈,故又称为年轮。但在热带地区,由于一年间的气候变化很小,树木的生长季节是与雨季和旱季相结合,一年之内能形成多个圆环,因此,这种生长轮就不能称之为年轮了。   ……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0年01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