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都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甚至恒星和银河系也不会存在。整个宇宙都应该充满了由于物质和反物质的对撞所产生的辐射。然而可能是发生了什么偏差,才能够使我们生活在这个
世界上。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宇宙里面包含着由原子和粒子构成的星系、恒星和行星,而不完全是空的?在大约150亿年前,也就是在大爆炸后的几纳秒内,同时形成了数量相等的物质和反物质(即粒子和具有相同质量但带有相反电荷的反粒子)。根据量子力学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各种粒子和其反粒子是有可能相遇的,正反粒子碰撞后就发生湮灭,释放出光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今天的宇宙空间里就应该只剩下电磁辐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周围存在着由物质构成的宇宙,显然物质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反物质只是偶然现象的结果,而且它只存在极短的时间。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试图对这个谜做出解释。现在他们已经接近于成功了。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近年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线性粒子加速器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验证电荷宇称的不守恒(也称CP不守恒,即电荷共轭和空间反射联合变幻的对称性破坏),进而解释为什么宇宙中物质占统治地位,几乎见不到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