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技术

技术

发布时间:2014-11-24

雪花



X射线衍射实验示意图


第一张X光照片


百年晶体学

撰文/孙伟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赵景泰(上海大学)
在自然界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晶体,例如矿物、宝石、雪花,以及常见的砂糖和盐粒等等。历史上,人们最早是从观察矿物的对称外形和颜色来研究晶体学的。1914年,德国科学家马克斯·冯·劳厄(Max von Laue)因为发现晶体如何衍射X射线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X射线晶体学的出现,迎来了现代晶体学的黎明。
X射线晶体学诞生以后,科学家得以用它来研究原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连接方式。当X射线照射在物体上时,物质内部的原子就会使X射线发生衍射。我们知道,晶体内部的原子是规则地排列的,因此,X射线经衍射后只会在某些特定的位置上得到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上被减弱,因此会产生有规则的衍射图案。然后,通过精确测量计算,科学家就可以知道样品物质的三维晶格结构。
以石墨和金刚石为例,虽然这两种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碳,但是由于它们内部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造成了二者在物理性质上的巨大差异:石墨不透明,硬度特别低;金刚石透明,而且非常坚硬。这些内部结构上的区别,都是人们通过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才知道的。
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充满新活力的科学分支,晶体学在这100年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光是获得的诺贝尔奖就有23项,至于以晶体学为基础的其他成果所获奖项,更是数不胜数。晶体学知识的应用(如材料的研发、现代药物设计开发、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等)已经成为应对诸如疾病和环境问题等各种挑战的关键手段之一。其影响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牙膏的配料,大到航空航天器零部件等多种新材料的开发,都会用到晶体学的知识。
有鉴于此,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14年为"国际晶体学年"。2014年,既是现代晶体学成为"确定物质结构的最有力工具"100周年,又是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IUCr)成立65周年。
晶体学的诞生
自古人类对晶体就情有独钟,常用美丽的天然晶体来装饰自己。只是在近代对晶体的研究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早期,它是矿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亦局限于天然矿物晶体,研究内容包括晶体外部形态的几何性质、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等。19世纪,随着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矿物以外的各种晶体,晶体学才逐渐从矿物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晶体学又称为结晶学,英文名称是"crystallography",是从希腊文的"crystallon"(冷滴、冻滴)和"grapho"(书写)而来。后来,它的研究范围又延伸到所有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固体。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印度人和我国先民已经懂得如何获取结晶糖和盐。后来人们对晶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晶体生成学、几何结晶学、晶体结构学、晶体化学、晶体物理学及数学结晶学等分支,后又发展出X射线晶体学、晶体生长科学。晶体学的发展,不仅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固态物质的原子构成和组织形态,并且促进许多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在内)向前发展。
在X射线衍射晶体学提出之前,人们对晶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晶体点阵的几何形状上,包括测量各晶面相对于理论参考坐标系(晶体坐标轴)的夹角,以及建立晶体点阵的对称关系等等。现代晶体学是一门研究固体原子排列的科学,主要通过分析晶体对各种电磁波束或粒子束的衍射图像来进行。人类发展出了多种实验技术以获取衍射图像,而这为现代晶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现X射线
谈到现代晶体学的出现和发展,德国科学家伦琴功不可没,正是他首先发现了X射线,而这为现代X射线晶体学奠定了基础。
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生动有趣,早已经家喻户晓,伦琴给他夫人拍摄的戴戒指的手骨照片也流传甚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