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技术

技术

发布时间:2014-03-26
你喜欢下棋吗?有没有和计算机下过?现在,弈棋计算机的棋艺日益高强。让我们通过分析以围棋和国际象棋为代表的弈棋计算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
撰文/黄铂钧(微软亚洲研究院)
弈棋计算机
弈棋自古被视为一种关乎智力的高级挑战。和其他智力测试相比,弈棋具有直接对抗的特点,没有什么比在紧张的对局中看到对手一手精妙凶狠的棋招更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智力上的刺激和挑战了。弈棋相比于其他牌类游戏而言,随机和不可控因素更小,因此对局双方的决策能够更直接地控制整个局面的走势,这进一步增强了智力的对抗性。
毫不意外,在国际象棋更加流行的西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自创建之初就在考虑如何制造一个会下国际象棋的机器。几乎所有人工智能先驱,包括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计算机科学创始人图灵,都曾严肃思考过制造国际象棋机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其中包括著名操作系统Unix的联合创作者肯·汤姆森)开发出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人类大师级水平的国际象棋机器"Belle"。到80年代末,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许峰雄博士在"Belle"的思路基础上(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第一个特级大师水平的国际象棋机器,取名"深思"(源自《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超级计算机)。随后,许博士加入IBM研究院,在那里和其他几个团队成员一起研制出了实力更强的弈棋机器"深蓝",并最终于1997年的一场历史性的人机大战中以3.5∶2.5的比分战胜了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不但是当时的人类冠军,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国际象棋等级分最高的职业选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