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技术

技术

发布时间:2013-08-02
  认识转基因作物
  科学世界:请问什么是转基因作物?
  黄大昉:转基因作物就是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手段,也叫“基因工程”,把我们需要的基因分离、提取出来,经过重组,再转入到作物里面,最后让它表达出我们需要的性状。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为例。本来,最早的棉花是有抗虫基因的,如果没有这种基因的话,就无法在大自然中生存。可是,在成千上万年的繁衍过程中,棉花的抗虫基因在人类的农业选育过程中被筛选掉了。这时,我们就要通过转基因的手段把抗虫基因找回来。既然现有的棉花里面没有这个基因,我们就从其他的物种里面找。有一种叫做“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细菌正好能生成杀虫蛋白(Bt),所以我们选择这个基因,转到棉花的基因组里去,这样一来,棉花就具有抗虫害的性状了。这种基因表达出来的杀虫蛋白非常安全,全世界已经用了60多年了。
是否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害?
  科学世界:转基因食品的遗传物质经过人工干涉改造,与之相比,是不是“天然食品”更好?
  黄大昉:我们吃到的农作物都是经过人工选育的结果,所谓的“天然”是不存在的。现在,国际组织和权威部门以及我国已经批准进行产业化的转基因作物,是和传统作物一样安全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科学世界:很多人会担心,既然害虫吃了抗虫的转基因作物会死,那么自己吃了也会对健康有害。
  黄大昉:在大家心目中,农药有剧毒,既能把害虫毒死,也能让人中毒。实际上,抗虫蛋白和农药杀虫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转基因抗虫作物中产生的抗虫蛋白,只是针对鳞翅目害虫的。在害虫的消化道里面,有这种抗虫蛋白的受体,所以这种抗虫蛋白才能起到毒杀害虫的作用。而人类没有这种受体,这种蛋白会在我们消化道里很快分解,所以不会对我们产生毒害作用。
  科学世界: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会不会改变人体的基因?
  黄大昉:若是能遗传给后代的话,这些基因只有进入人的生殖细胞才行,而现实中,它们无法从人的消化道进入人的生殖细胞。当食物进入我们的消化道以后,在消化器官的酸、碱性环境中,以及各种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和核酸都会很快打成碎片。从没有人因为吃了蔬菜、水果、肉类以后,使后代的身体出现对应物种的性状。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都是如此。
  科学世界:有人拒绝吃转基因食品,追求原生态的非转基因食品。现在还有非转基因的食品吗?
  黄大昉:我们吃的粮食、水果等食物,实际上从广义上来说都是转基因的,都是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人为地进行基因转移,才培育出来的。
当然,“转基因作物”是特指用现代生物学的方法、基因工程的方法,突破了过去的技术所限而培育出来的。袁隆平院士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野生稻中的不育基因转移到传统水稻中,突破了水稻的种内杂交的遗传障碍。过去只能在同种植物中转基因,比如,在不同的水稻之间互相转移优良性状的基因。转基因技术可以从遗传关系非常遥远的物种中寻找基因,然后转入要改造的作物中。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8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