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技术

技术

发布时间:2013-05-08

春天来了,又到了放风筝的好时候。现在,一到周末或节日,各地的公园和风景点里,往往有很多人在放风筝。看着这些造型各异、多姿多彩的风筝在蓝天上高高飘飞,的确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不过,风筝一旦飞高、飞远了,操纵者其实也就没有太多的事可干了,最多是在风势不对的情况下,或收或放那根风筝线来保持风筝的姿态。有时候,甚至一两个小时都不用动一下,风筝照样悠然地飘着。
不过我们偶尔也能看到,有些人在放风筝时,从始至终就闲不下来。和大部分人放的风筝不同,这些人的风筝造型比较奇特,不是用一根风筝线,而是用两根甚至四根控制。飞行时,要么静若处子,缓慢地、明显呈阶段性地一下下转动;要么动若脱兔,在狂风中高速拉升、俯冲,并发出巨大的轰鸣……
这种与众不同的奇异风筝,就是“运动风筝”。

运动风筝
所谓“运动风筝”,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凡是能够任意改变飞行航向、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线绳控制的风筝,都属于运动风筝(sport kite或stunt kite)。这种风筝与常见的平面风筝不同,它们有着经过精细设计、并以支撑杆固定的气道,整体造型呈现为复杂的折面或曲面,空气动力性能也与普通风筝大为不同。
放飞普通风筝时,在它迎风而起的那一阵子,我们要不断放线,使它越飞越高,然后靠这根线,对风筝进行简易控制。而运动风筝起码有两根线,它的放飞和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双线运动风筝为例,捆扎在风筝翼面左右两端的线共同控制着风筝的迎角,从而控制着风筝的飞行方向,为了保证风筝时时刻刻都在可控状态,这两根线必须协同工作。
在放飞前,先要背风站立,并将风筝和双线等长放出几十米,退到原地后双手握住手把,并将两根线同时拉紧,仔细调整至长度相同。起飞时,人要稍微后退,双手由上向下拉动,使得风筝拔地而起。如果风速和风筝重量匹配合适的话,风筝就能成功起飞了。
双线运动风筝上天了,但操纵者仍然没有时间休息。他的左臂后拉,风筝就会向左旋转;右臂后拉,风筝就向右旋转。如果单臂持续后拉,风筝就会朝向同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它的双线就会缠绕在一起。有意思的是,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很糟糕的事情,此时操纵者的左臂如果后拉,风筝依然会向左旋转。因此,线缠在一起,只要另一只手持续后拉,让风筝反向旋转几周,也就自然解开了。


左右手的拉动和放松、力量和幅度的大小,直接调整着风筝左右翼面的迎角,可以让风筝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比如右手稍稍向后拉动,风筝将向右横扫飞行;再加点劲儿,风筝会向右下飞落;再加力,风筝就将进入顺时针旋转飞行状态。如果用力平缓,风筝运动的轨迹就是弧形;如果用力突然增大,风筝的轨迹也将突然猛拐。这时,风筝就会在瞬间“翻滚”起来,如果操作得当,甚至可以让它连续翻滚,整个过程非常吸引眼球。
与起飞类似,运动风筝的降落也不像普通风筝那样,只要收线就可以了,而是分为侧风降落和迎风降落两种,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慢慢体会。侧风降落时,要将风筝的迎角拉到很小,让它的受风面尽量减小,然后慢慢降低高度,最后斜着落地;如果是迎风降落,要让它缓缓下降高度并拉正,在它距离地面一两米时,操作者向前移动,让线松弛下来,风筝也就徐徐落地了。如果不这样的话,高速运动的风筝会一头栽到地上,有可能被摔坏。
以上介绍的是双线运动风筝。实际上,四根甚至五根线控制的运动风筝,飞行原理和操作也与双线运动风筝大同小异。由于操控线多,对风筝翼面的控制也更精确和直接,因此运动风筝可以轻易做出令普通风筝望尘莫及的花样特技动作来。
风筝的飞行,当然与风力大有关系。一般来说,2级风就可以放飞了,风越大,控制风筝所需要的力度就越大,如果到了5级风,人就很难凭借自己的力气控制风筝,反而有可能被风筝带跑,造成危险。
面对这个问题,人们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第一种是在风筝面料上做文章,在上面开很多孔洞,甚至干脆就用沙眼式的面料,让它不那么“兜风”,以增强在强风条件下的可操控性。这种风筝,就是近年来才逐渐出现的强风风筝。
第二种思路则恰好相反。风能把人带起来?那一定很好玩,简直是求之不得啊!由此,“牵引风筝”面世了。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5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