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技术

技术

发布时间:2006-10-11
照明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尽人皆知。在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白炽灯)之后的120年里,相继经历了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二三代产品。不管这些灯的发光原理有何不同,其共同点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效率不高,能源浪费极大,加之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现在发现,普通照明通过改进和使用固态光源将会产生照明革命。而固态光源中最为靓丽和最有希望的明珠将会是纳米固态光源。   固态光源往往也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表示。人类发现半导体材料通电后发光现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不过真正商用的LED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做成了全球第一款商用LED,随后推出了用磷砷化镓(GaAsP)材料制作的商用LED。这些LED发红光,输出光通量大约为0.1流明/瓦(lm/w,lm表示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称为“流明”,是衡量光亮度的重要指标)。1968年,用氮掺杂的GaAsP制造的LED器件,效率达到了1流明/瓦,并且能够发出红光、橙光和黄光。1971年,又推出了具有相同效率发绿光的镓磷(GaP)裸片LED。在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LED的发光效率非常低,而且不能激发非常重要的原色—蓝光。当时,LED主要应用于各种昂贵设备,作为信号指示灯。   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突破是开发出了使用砷化铝镓(AlGaAs)材料的LED,它能够发出10流明/瓦的红光。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氮化物LED的发明,LED的发光效率有了质的飞跃。1992年,日本著名LED企业日亚化学的中村修二用氮化镓(GaN)材料,发明了组成白光的重要原色蓝光。至此,整个可见光领域的单色LED已经完整,能够满足各种单色发光的应用场所。1997年又发明了发白光的LED,并对白光LED进入普通照明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