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健康

健康

发布时间:2014-07-22
为什么会肿起来?怎样才能不使恶化?
到了夏季,我们常会被蚊虫叮咬,皮肤会红肿或刺痒,非常不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呢?有没有预防方法和应对策略呢?
翻译/祁焱
有些虫子会为了从人血中吸取营养而刺穿人的皮肤,也有些则是为了攻击或者防御而叮咬人。这时候人身上显现出的症状,一般称为"蚊虫叮咬"(mosquito sting)。
叮咬人的虫子种类繁多,大致分为吸血性虫(蚊子、蚋等),叮人咬人的叮咬性虫(蜂、蜈蚣),通过接触含毒的针或刺而发生蜇伤的接触性虫(毒蛾、刺蛾)三类。下面主要介绍吸血性虫类的叮咬情形。吸血性虫类包括蚊子、蚋、猫跳蚤、蜱、床虱等。

蜱虫


白纹伊蚊


臭虫
其中,被蚊子类叮咬的情形,在房间内多为家蚊,户外多为豹脚蚊(伊蚊的一种)。另外,当你夏天到山间小溪边或高原的时候,有时会被蚋类叮咬。猫跳蚤是种寄生在猫身上的跳蚤,会从有野猫出没的庭院或公园里停在地面伺机"作案",当人经过时,跳蚤就会扑到人的脚面皮肤上吸血。蜱寄生在褐鼠身上,一般隐藏在老旧房屋的天花板顶上等褐鼠的窝里,夜晚侵入室内叮咬熟睡的人们。床虱是椿象的同类,白天隐藏在室内的缝隙之类的地方里,夜里出来吸人血。
被这些吸血性虫子叮咬后,我们的皮肤就会发红、肿胀、刺痒。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发红发痒的原因是超敏反应
吸血性虫类刺蜇皮肤的时候,会将一种被称为"唾液腺分泌物"的成分注入皮肤中。唾液腺分泌物可以防止血液凝固,能帮助它们不断地吸吮血液。唾液腺分泌物不会直接让皮肤发炎,但是当人体认定唾液腺分泌物为异物时,就会发生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这就是红肿、刺痒的原因。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被蚊子叮了以后,先是几分钟之内发痒、变肿,第二天,被叮的部分肿得更大,并且变红。刚被叮几分钟后发生的反应称为"Ⅰ型超敏反应",也叫"速发型超敏反应";第二天发生的反应则属于"Ⅳ型超敏反应",也叫"迟发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的原理如下。首先,被蚊虫等叮咬后,如果唾液腺分泌物进入体内,将产生与这种唾液腺分泌物结合的蛋白质"IgE"(免疫球蛋白E),IgE将与可引发超敏反应的重要细胞"肥大细胞"结合。当这种肥大细胞上的IgE与唾液腺分泌物结合后,会立即触发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使得这种肥大细胞开始释放组胺。组胺是一种"炎症介质",它能够引发一系列的炎性反应,使我们的皮肤出现红肿、刺痒等不适表现。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T淋巴细胞引发的。蚊虫将唾液腺分泌物注入皮肤后,T淋巴细胞对此做出反应,并分泌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统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细胞因子具有引发炎症的作用,1~2天后皮肤发生红肿、痒痛的主要原因就是它。Ⅳ型超敏反应具有强烈肿痛、炎症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