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几年前,刚来中国的时候,我下了很大功夫学中文。我买了很多书,购置了一套印有汉字的"闪卡"(抽认卡),看了许多DVD,最后还请了一位家教来辅导我的中文。在我苦学中文的过程中,我女儿发现了一套特别有意思的DVD,建议我试试看。我已经买了很多DVD,就告诉她我没有必要再添一套。但我女儿坚持认为这一套非同一般,我查证了一下,果不其然:这些DVD是睡觉的时候听的!说实话,我不太理解这种方式如何奏效,因为在我醒着的时候也有各种各样的中文充斥在耳边,但它们从来没有神奇地进入我的耳朵,然后变为一串连贯的语言被我脱口而出。因此,在睡眠状态下听中文也不太可能有类似的效果。
然而,人生有限,如果能够利用夜间"无用"(当然并非真的无用,参阅我之前关于睡眠的文章)的时间真能做些有用的事,当然令人神往,因此我又进一步做了些考察。实际上,那些夜间播放的录音里根本没有任何中文,据称该方法是通过自我催眠来发挥作用的。其原理是,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一种自我意象,有人认为,人们学习新事物感到困难是因为自我意象的阻碍。对于任何困难的事情,我们常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我做不到"的心态。这种消极性被认为是人们无法完成复杂任务(对我是学中文,可能对你是学英语)的主要原因。据称这些录音会在你睡眠的时候对你潜意识里的自我意象进行"重编程",使其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更加积极。录音中会循环播放诸如"你想学中文;你很享受学习和练习中文;你喜欢学习新词汇;当你听到或读到一个新词时,你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它和它的意思就会永久性植入你的记忆中;你能迅速轻松而又准确地回想起正确的词语;你能流利自信地读出某个词的发音和声调。"然后,在你清醒的时候,你的实际行为会因为睡眠时进入你的潜意识的这一秘密信息而发生变化。
我对此表示怀疑。首先,潜意识编程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位搞市场研究的学者詹姆斯·维克里(James Vicary)报道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本人开了一家名为"潜意识映射有限公司"的公司。维克里对美国新泽西一家影院的观影者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验,即在影片播放过程中插入两条信息,信息的显示只有3/1000秒,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于观影者实际上看不到这些影像。但是,在整场电影中,该信息每隔5秒钟就重复一次。两条信息分别为"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实验持续6周,有45000名观影者观看了含上述插入信息的电影。这位科学家比较了实验开始前6周和实验进行中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售量,来评价这种方式的插入信息到底是否能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潜意识的信息非常显著地使可口可乐的销量增加了18.1%,爆米花的销量则惊人地增加了5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