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健康

健康

发布时间:2014-03-17
编译/曹金刚 一大早起来就有一份好心情并不取决于运气的好坏。如果你突然间感到情绪不好,变得蛮不讲理,不要自责脾气不好才导致这种情绪失常。试着集中精力思考一下你的行为举止,你会发现自己坏脾气的后面隐藏着一件小事的失败,而你对这件小事可能曾不自觉地寄托了自己的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有意识地为自己制订一些努力的目标。比如,事业上取得成功、学业进步或者找到知己。我们大部分有意识的行为都会朝着这些目标努力。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会隐藏着一些完全不为自己所知的目标,这就是"无意识目标"(nonconscious goal)。由丹娘·沙特朗(Tanya Chartrand)领导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组心理学家发现了这些目标。 "引发无意识目标的事情,几乎总是同外部世界、家庭、同事、上级和朋友相关。"沙特朗解释说。 "这一机制一旦启动,它就会自动地按三个阶段发展下去:选择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付出努力,最后,整个行动取得成功或者遭受失败。" 想象一下自己刚刚被上司或者老师训斥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自信心会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因此它需要得到恢复。此时,无意识目标就开始出现了:我们会立即寻找一个新的目标,它可以让我们找回因被训斥而失去的自信心。一般情况下,这个新目标与起因完全没有关系。为了找回自信心,我们往往会在一些活动中(如与朋友进行一场足球赛)寻找安慰,只不过此时我们会以不同寻常的执着精神参加活动;或者会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发泄,比如父亲回家时过分地责备儿子把音响的音量开得太大,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在办公室里遇到了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的事情,事实上,是无意识目标导致了他大发雷霆。 我们的大脑一旦确立了无意识目标,从心理上和身体上就会随之付出最大的努力。为完成这些"隐藏的使命",我们的付出丝毫不亚于为达到有意识目标(conscious goal)而做出的努力。虽然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在工作与学业上取得成功,但是希望获得同伴或同事好感的愿望却完全停留在无意识状态。这两种目标都应该得到认可,否则就会导致情绪恶化。 正是通过对自己日常行为的认真分析才可能找出造成情绪失常的原因。试着回忆一下最近两三天内发生的小事,比如,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一句俏皮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想请人吃午饭却被拒绝。如果对你来说,随时随地得到别人的好感至关重要,那么,即使是一件让你心情愉快的事情(比如在考试中取得出色的成绩)也无法让你的情绪好转起来。对朋友的失望所造成的心理冲击与有意识目标的挫败(比如未通过考试)具有同样的分量。"因此,每一个无意识目标很难无疾而终,"沙特朗解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目标会生根发芽,并日益增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