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健康

健康

发布时间:2013-06-27
感觉热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吃辛辣食物的时候、紧张的时候……我们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下出汗。汗味、黏黏糊糊的触感、衣服被浸透时的尴尬等等由汗液带来的麻烦,让很多人都非常讨厌出汗。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上无法体会到汗的重要性。我们尽量避免出汗,那么,如果不出汗的话,是不是也没有任何问题呢?
  
我们能够在夏日里运动都是托了汗的福
对于人类来说,汗的最大功用就是防止体温上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内部体温)与周边气温无关,保持在37℃左右。一旦体温上升到42℃以上,体内的酶将被破坏。而酶被破坏后,细胞将无法进行正常活动。特别是脑内的神经细胞十分怕热,当人中暑时,脑部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这时人就会出现意识障碍。
肌肉及脏器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体内不断产生热量。虽然不断地产生热量,但却还能保持恒定体温,原因在于人体可向体外散热。
人体有两种散热方式,一种不涉及蒸发水分,而另一种则伴随着水分的蒸发。
散热过程中没有水分蒸发参与的散热方式,利用了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着温度低的地方传导的特性。如果手里紧握着一个非常凉的易拉罐,经过一段时间,罐子会变得温暖起来,而手则会变凉。当外界气温较低的时候,在这一作用的影响下,大部分体表热量会向空气中逸散。但是当气温与体温接近时,人体散热量就会变少;如果气温高于体温,热量就会逆流进体内,使体温上升。
而伴随有水分蒸发的散热方式,则是利用“汽化热”。水在蒸发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右上图)。当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散热的时候,就算气温高于体温,也可以使热量向体外逸散。汗液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利用汽化热原理,把热量从体内释放。
那么,如果人不出汗,又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有一种被称为“无汗症”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就是不能出汗。无汗症患者极其怕热,在夏天无法进行长时间运动。因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在夏天举办,汗液可谓功不可没。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7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