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健康

健康

发布时间:2012-08-16

钙制品在中国市场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卖点:弥补国人长久以来的钙亏空,以促进青少年长高,延缓中老年骨质疏松……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似乎对缺乏营养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人们一边为饮食中的“缺”担忧,一边又默默承受着“补”带来的种种风险,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补钙?

在大多数人的观点里,佝偻病、长不高、骨质疏松,关于骨骼和牙齿的种种不如意,都可以归结为缺钙。尤其是在中国,由于膳食结构中乳制品所占比例偏低,使得“全民缺钙”的疑云一直盘旋在头顶挥之不去。表面上看,补钙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只要饮食中的钙能够达到标准,肯定就没问题了,对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严格计算每天钙的摄入量,可惜该来的烦恼一个也没躲过去,这是为什么呢?

钙的人体之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钙是怎么被人体吸收的。
人类通过饮食摄取的钙,通常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它们与蛋白质、水、脂肪、乳糖等一起通过人类的食道,到达环境恶劣的胃部,接受来自人体的第一道考验。
众所周知,胃细胞通过分泌盐酸来分解食物,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将钙离子从化合物中离解出来。变成离子状态的钙,继续前行,很快到达小肠。在这里,大量的褶皱和微小的绒毛使得小肠可以在最小的空间内拥有最大的表面积,以充分与食糜接触。在肠黏膜细胞中有一种“钙结合蛋白”,它与肠腔中的钙离子很容易“结成同伴”,充当着钙离子的载体,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当钙离子进入黏膜细胞的胞浆后,钙结合蛋白将其转运到细胞的浆膜面,通过这个“钙离子交换系统”将钙离子排出细胞,进入血液。
此后,血液携带着钙离子被输送到全身各种组织、细胞内进行钙交换。经此番交换,剩余的血钙就会被输送到骨骼,储存起来,一方面保证骨骼的强度,一方面以备“缺钙”之需。在这个过程中,成骨细胞指导骨盐(骨中的无机盐,主要成分是钙)与骨基质塑造骨骼;破骨细胞指导骨的吸收,将老化受损的骨骼溶解代谢。
此后,被析出的钙随着血液循环流经肾脏,不断地被滤过、筛选,其中的大部分血钙被肾脏回收再利用,小部分不再被利用的“废钙”随尿液排出体外。从“吃进钙”到“排出钙”就是人体的钙代谢过程。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2年10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