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艾莉森·格斯比(Alison Gosby)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更有利于控制食欲和减少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表明,饮食中的蛋白质在影响食物总摄入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弄清楚“蛋白质杠杆”假说在人体中是否也能成立。研究团队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制定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低(10%)、中(15%)、高(25%)的3份食谱。这3份食谱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同,其他方面都一样。然后招募了22名体型偏瘦的志愿者开展了3组实验。每组实验的时间为4天,依次按这3种食谱进食,然后观测受试者的饥饿程度和热量的摄入量。结果发现,受试者在进食低蛋白质含量(10%)食物的实验中比进食中等蛋白质含量(15%)食物的实验中更容易感到饥饿,并因此多摄入了12%的热量,这其中的70%来自多吃的零食。进食高蛋白质含量(25%)食物的那组实验结果与进食中等蛋白质含量(15%)食物的结果相差不大。“这个结果证实了‘蛋白质杠杆’假说。它表明单纯通过计算摄入热量的方法来控制食欲和体重是不够的。”格罗斯比博士说。“蛋白质杠杆”假说由格斯比的导师史蒂芬·辛普森(Stephen Simpson)和他的合作者、新西兰梅西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戴维·劳本海默(David Raubenheimer)教授共同提出。该假说认为,生物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占据主导。当食物中的蛋白质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过低时,生物体对蛋白质的本能需求就会导致摄入更多的食物和热量,这就可能促进肥胖。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12日在线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