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健康

健康

发布时间:2004-12-08
艾滋病不是病,患上会要命。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因而用各种方法防止艾滋病蔓延就成为上策。尤其是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升之势,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艾滋病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征候群。也就是说,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并不是艾滋病病毒,而是那些通常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不会发生的由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和肿瘤。 对人类来说,艾滋病是一种“新病”。只是在1981年,艾滋病在美国男性同性恋中的流行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后来对以往冻存的血样进行检测时,发现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之后在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根据这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将这种新发现的独立综合征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按简称译为“艾滋病”)。艾滋病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开始积极寻找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1983~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盖洛(Gallo)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蒙塔尼耶(Montagnier)研究小组相继宣布分离到了艾滋病病毒,并引发了一场病原体专利权之争。1985年,这种病毒的抗体被成功检测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患者提供了诊断技术。198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命名艾滋病病原。这一建议得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采纳,并沿用至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