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对二甲苯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2个甲基(CH3)分别连接在苯环的1,4位置
2007年的厦门PX项目事件中,声称"PX剧毒"(原文误为"巨毒")的短信疯传,加重了社会的恐慌心理。
"PX剧毒"?这可是言过其实了。
撰文/赵燕枫
3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的"PX项目事件"轰动了全国。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同步爆发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生"捍卫PX词条"的网络攻防战,经各大媒体播报后,引发了强烈关注。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各地因为上马PX项目而引发的风波已经不是一两次了,而"PX剧毒"的说法,在每次风波中都会成为争论焦点。那么,PX是否真的剧毒?该如何理性看待PX项目建设问题?
PX是什么东西?
大家总在说PX,这个PX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所谓PX就是"paraxylene"或"p-Xylene"的字头缩写。在化学中,"para"或"p-"是"对"的意思,"xylene"则是二甲苯的俗名,直译过来就是"对二甲苯"。
从结构上讲,"二甲苯"是很简单的化合物,就是在苯环上结合了两个甲基(CH3),而"对"则是说这两个甲基处于苯环的"对位"上。苯环的结构式是个六边形,可能与甲基结合的位置(六边形的每个顶点)一共有6个。因此,如果把第一个甲基与苯环结合的位置记为1,那么顺时针数下去,第二个甲基所结合的位置就是4。由此,PX也可以写成1,4-二甲苯(1,4-dimethyl-benzene,直译为"1,4-二甲基-苯")。
因此,PX、对二甲苯、1,4-二甲苯,名称迥异,说的却全是同一种东西。
从物理性质上看,PX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由于熔点只有13.2℃,在低温时它可形成无色片状或棱柱体结晶。PX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可以被点燃,蒸气和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1%~7.0%(体积分数)。根据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PX属于危险化学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