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环境

环境

发布时间:2012-08-16
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和泥石流灾害。从21日上午到22日早晨,不到1天的时间内,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215毫米,这是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其中,房山区河北镇的降水量最大,达到541毫米,属于500年一遇。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根据7月25日北京市政府的灾情通报,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截至8月5日,在北京市境内共发现79人遇难。
近年来一直干旱的北京,这次为什么会下这么大的暴雨?这场大雨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失?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和殷峻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极端降水:1天里下完了平常1年的雨
这次暴雨的强度非常罕见,在不到1天的时间里,房山区河北镇降雨达到541毫米。这相当于普通情况下北京市1年的平均降水量,达到了500年一遇的级别,因此属于“极端降水”。
极端降水是极端天气的一种。极端天气,是指那些在某一区域或地点发生的出现频率较低的天气气候事件,比如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强降水等。所谓“极端”,是指气温或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或超过某个百分位阈值的小概率事件。比如,某种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概率在10%之内就称之为极端。这些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有严重的影响。
自然界的天气情况丰富多变,雨、雪、雾、风等各种天气对环境和人类社会有着很复杂的影响,有时有益,有时又有害。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有关报告指出,极端天气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破坏性的。极端天气虽然出现的概率很低,但是影响却很大。例如极端降水,因为短时间内降雨强度大、范围广,超出当地生态系统和水利设施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严重的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给动植物、农作物、城市交通甚至人的生命安全等带来严重威胁。
据统计,近十多年来,由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建设造成大面积的地表渗水能力差,因此发生极端降水的时候,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2年9月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