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地球一隅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的荒漠陆地。这里风雪肆虐,酷冷奇寒,冰障层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进行冰川学、环境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等各项学科研究的极好场所。在过去的100多年间,人类以极大的勇气涉足这块荒凉的冰雪世界,对它的了解日益加深。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南极是收集小行星、火星和月球等地外物体样品的理想区域,这些天外来客—陨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窗口。
什么是陨石
陨石是指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的地外物体,常常与“流星体”、“流星”相混淆,“流星体”是指在近地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的物体,是进入大气层之前陨石的母体,以一定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与大气层摩擦而消融,在天空划过一道明亮的痕迹,这一现象称之为“流星”。大部分流星体不能产生陨石,因为其颗粒太小而在大气层中被完全烧蚀掉,只有较大未完全烧蚀掉的物体落到地球表面而形成陨石。
大部分陨石起源于小行星带。通过碰撞和引力作用,有些小行星会进入地球轨道,大小合适的最终以陨石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陨石可分为三大类型: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的陨石称为石陨石(分为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两类);以铁镍金属为主的陨石为铁陨石;铁质和石质的量约各占一半的陨石称为石-铁陨石。每一大类陨石又可根据其结构和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划分为若干亚类,有些亚类还可根据一定的分类准则分为陨石群或型。已经收集的陨石主要是球粒陨石,它们主要由橄榄石、不同类型的辉石和少量铁镍金属组成。铁陨石一般来自分异的小行星核部,石铁陨石来自小行星幔部,石陨石来自于其壳部。然而,还有些罕见的陨石有着不同的起源。人们已经找到一些来自火星和月球的陨石,而其他一些珍贵的陨石可能来自于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