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15-02-03

gell-mann


andre_petermann


yuval

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理论物理学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初几乎主宰了国际粒子物理学的走向,令同时代许多聪明绝顶的同行黯然失色。他24岁发现了基本粒子的一个新量子数---奇异数,28岁建立了正确描述弱相互作用的V-A理论,32岁提出了强子分类的八重法(相当于介子和重子的门捷列夫周期表),35岁创立了夸克模型,40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盖尔曼的好斗性格,以及他那与众不同的思辨才能和抢占发现先机的特殊本领。

2014年5月,正值学术界以各种方式纪念夸克模型建立50周年之际,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论部的前主任奥瓦罗·德茹朱拉(Alvaro de Rujula)撰文发问:"谁发明了夸克?"此文略带揶揄地将盖尔曼和乔治·茨威格(George Zweig)比作"官方"的夸克之父,并引用了拿破仑的名言"历史就是达成共识的谎言"来质疑他们的这一名誉。德茹朱拉强调,《核物理》期刊在1963年12月30日收到了法国理论家安德烈·毕德曼(Andre Petermann)的投稿,该文明确指出了介子由正反旋量子(spinor)构成,重子由至少3个旋量子组成,而且这些新粒子一定携带分数电荷。毫无疑问,毕德曼所预言的新粒子就是盖尔曼所提出的夸克,而后者的论文在1964年1月4日到达《物理快报》编辑部。茨威格的论文预印本则是在1964年1月17日才问世。如此说来,毕德曼的工作似乎比盖尔曼和茨威格的工作都要早几天,但事情的诡异之处在于,他的论文直到1965年3月才正式发表出来,被拖延了整整1年零3个月!德茹朱拉怀疑,也许是某个匿名审稿人故意为难毕德曼,使他的论文比盖尔曼的论文晚1年才得以发表。那么谁是那个"心怀叵测"的审稿人呢?世人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这件事背后的真相,而当事人毕德曼已于2011年去世,享年89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