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14-03-17
撰文/唐云江    沉寂了近30年,人们又重新将目光瞄向了月球。这个在夜空中看上去最大最亮的天体,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激动过无数人的心扉。近几年来,一些有航天能力的大国竞相公布了登月探月计划,欧洲空间局甚至设想在2020年前后在月球上建一座永久载人基地。中国政府也在2000年11月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了未来10年的深空探测计划,重点在月球探测。新一轮的探月热更加激动人心,人类重返月球、开发月球已经为期不远了。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然就成为人类进行深空探索的前哨和基地。人们的好奇心一直驱动着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登上月球是每一个民族的骄傲,更是一个大国实力的象征。正是这种科学探索和探险精神激励着人们探测月球的热情。    然而,探月登月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仅仅靠人类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是难以奏效的,像这类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借助于其他的力量,甚至是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而战争有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实际上,始于40年前的第一波探月登月热潮是冷战时期军事和政治的产物,它随着冷战的结束弱化而沉寂。因此这种推动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人类第一次登月前后,正值前苏联和美国对峙,都在加紧研制洲际弹道导弹。而当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试验洲际导弹时,把一颗83公斤重的人造卫星送上了天。接着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也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此开始了苏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外空间角逐。美国为了证明其大国的地位,于1961年5月实施了举世瞩目的"阿波罗"工程,最终导致了1967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的伟大创举。先后共有6艘"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使这场空间角逐达到了高潮。据新近披露的消息称,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显然,此次登月的背后拖着军备竞赛的影子。尽管如此,上一轮的登月热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     新一轮的探月热显然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征,对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占有已经居主导地位,因为月球已经变得有利可图。最先涉足本轮竞赛的日本人瞄准了太空和月球的资源;精明的美国商人已经嗅到了月球的商机,私人公司开发月球的计划已获批准;同时美国军方仍不会忘记它的军事需要;印度除了要证明自己的大国地位外,也更兼顾到资源的开发。实际上,经济利益的驱动将持久地推动对月球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科学家预测,未来的20年内,人类必定会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的基地。人类的进步已经认识到对外空间的利用必须建立在和平与合作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利益面前竞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已经跻身于航天大国。中国的探月计划目前虽然仍没有立项,但已经确定了在深空探测方面将以月球探测为主的预先研究。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中国人实现登月梦已经不会太远了。正当本期杂志付印之际,中国的"神舟4号"于2002年12月30日又顺利升空了。我们还将凝神倾听着中国探空探月的脚步,并会及时地向读者介绍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