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13-04-02
2013年2月15日上午,一颗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发生爆炸,数百人受伤;次日(16日),一颗名为2012 DA14的小行星从距地球2.77万公里处擦肩而过。天外来客不时给人们带来惊恐,还好都是有惊无险。
美国宇航局(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曾预测,一颗直径2~5米的小行星“2008 TC3”会撞击地球。2008年10月7日,这颗小行星果然如期飞入苏丹的沙漠上空,在大气层中爆炸后,残骸散落到地面上。在历史上,2008 TC3是第一颗被提前预报并真的撞击了地球的小行星。
如果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再大一些,且其落点恰好命中大城市的话,那会是个什么后果?到2013年2月28日为止,人们观测到的“最危险”的小行星,是直径约为1.1公里的“1950 DA”,它在2880年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0.33%。
也有可能,我们明天就会发现比1950 DA危险千百倍,能将人类逼入灭亡险境的小行星。事实上,根本不用电影里描述的那种直径1000公里的小行星出场,直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的撞击,就足以使地球气候剧变,导致大量物种灭绝了。
如果小行星撞到了大城市,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小行星的撞击呢?
地球被撞会怎样?
事例①物种大量灭绝
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导致70%生物物种的灭绝!
距今约2亿~6550万年,处于地球生物链顶端的恐龙达到了最繁荣的时期。然而,以6550万年为界,之后各种恐龙都突然消失了。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个“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科学家们对它进行调查后推断,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只是一颗小行星。所谓“小行星”,是指比行星的体积小,以岩石、金属等为主要成分的天体。据说,当时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毫无预兆地撞向了地球※。它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5~20公里,是现代坦克炮弹出膛速度的10倍。
气候变冷对生态系统造成深刻影响
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观点如下。一颗小行星撞入约100米水深的浅海,巨大的冲击将碰撞地点的海水瞬间吹飞,在海底留下一个直径约180公里、深度约30公里的巨大环形山,周边的陆地上也发生了大范围火灾。在碰撞的同时,还发生了相当于里氏11级的超级大地震,并伴随着波高约300米的特大海啸袭击沿岸。
有一种“撞击之冬”的假说认为,在小行星撞击后,沙土等尘埃飘到平流层(高度约10~50公里),遮天蔽日,并持续数月到数年的时间,结果在全球形成了类似冬天的气候。专家认为,小行星撞击使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冷,而这种“撞击之冬”的假说很有说服力。
阳光被遮蔽后,植物几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数量会急剧减少。不久后,食草动物的数量也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减少,进一步导致食肉动物的生存变得困难。据推测,包含恐龙在内的约70%的物种因此灭绝了。
据说,如果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以大概1亿年1次的频率撞击地球的话,就会导致气候剧变和物种的大量灭绝。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4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