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12-09-18

如何旅行得更快更远,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从马车、自行车、汽车,到火车、飞机、宇宙飞船,人们通过不断地提高速度来缩短旅行的时间。那么,有没有可能将某个人像发传真那样发送到目的地呢?虽然离现实还很遥远,但关于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似乎为实现这个梦想带来了一线希望。

你是否喜欢经典的科幻影片《星际旅行》(Star Trek)?热播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那帮“理科男”就都是《星际旅行》的超级发烧友。
在《星际旅行》中,经常出现一种属于未来科技的传送设备,被称为“光波传送系统”,专门用于在某个星球和宇宙飞船之间传送人员。它能将组成人体的所有“量子”的信息扫描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量子”转换为光束传输到目的地,再将光束转换回一个个“量子”,并根据此前记录的信息重新组合成人。但是,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当把人分解成“量子”后,就无法同时精确测定这些粒子的位置与速度(动量),这样也就无法将之重新组合成与原来一模一样的人。为此,《星际旅行》的编剧又创造出一种“海森堡补偿器”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这个“海森堡补偿器”是怎么工作的,那就只有编剧才知道了。
《星际旅行》中的这种传送器是通过光波来进行传输的,因此不可能超光速,所以一般只用于较近距离的传输。如果你是电脑游戏发烧友,那么一定对更神奇的超时空瞬间传送装置如数家珍:《星际争霸》中的空间之门、《魔兽世界》中的传送门、《红色警戒》中的超时空传送仪等等,它们都是超光速瞬间转移的利器。
那么,物体的远程传送到底能否真正实现,还是这永远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近十几年来,有关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也称作量子通信、量子遥传等)的研究进展,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线美梦成真的希望。那么,什么是量子隐形传态,它是否真的能将物体瞬间转移呢?

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量子纠缠
量子隐形传态,利用的是一种被称为“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的现象。
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指两个或多个量子客体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也就是说,当两个量子客体(如电子、光子、离子等)处于纠缠状态时,它们的量子态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而且这种关联是超距的。
例如一对处于纠缠状态的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电子1的自旋方向如果向上,那么电子2的自旋方向就必定向下,反之亦然。理论上,即使这两个电子分别位于牵牛、织女星上,之间的距离远到以光年计,它们的状态依然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在不破坏纠缠态的情况下测量到电子1的自旋向上,那么就可确定电子2的自旋必然向下;同样,如果有人用某种办法将电子1的自旋方向改为向下,那么远在银河另一边的电子2的自旋方向会在瞬间自动变为向上,就像它们之间有心灵感应一样。

量子纠缠现象的证实
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克特(Alain Aspect)通过巧妙的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的量子纠缠现象。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所说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竟然真的存在。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2年第10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