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小冰河期是中世纪温暖期后发生的一个较冷时期,并非指真正的冰期。小冰河期结束于19世纪晚期,但其真正开始的时间并没有确定。最新的研究表明,小冰河期很可能开始于13世纪晚期,是由一系列大规模密集的热带地区的火山爆发引发的,并被北极大量的海冰维持。
这项研究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吉福德·米勒(Gifford Miller)领导。米勒的研究团队分析位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东北部的巴芬岛上的冰融化时显现出来的147个植被样本中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即碳14)的含量。结果发现,这些样本的死亡时间集中在两个时段:1275~1300年之间和1450年前后。这两个时间段正好与两个剧烈的火山爆发时期吻合。研究者还在冰岛中部一个冰川湖中找到了额外的证据。他们发现了两个厚度突然增加的沉积层,一个对应的年代为13世纪晚期,另一个为15世纪,这也证实了降温的发生。剧烈的火山爆发活动引发的降温很可能导致北极浮冰的增长,这些浮冰部分融化,流入北大西洋,干扰了表层水和深层水之间的正常混合,导致回流到北极的水的温度更低,这进一步维持了大面积的浮冰,结果会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使得温度更低。这是一个自持的反馈过程,使得原本相对较短的降温期变成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寒冷期。利用气候模型进行的计算机模拟也表明,一系列密集的火山爆发使北半球的温度降得足够低,导致了浮冰的增长并形成了上述的反馈过程。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