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06-01-24
2005年11月,探测器“隼鸟号”终于降落在距地球3亿千米的小行星“丝川”上,并完成了采样工作。这次计划的亮点是,“野心勃勃”的隼鸟号要把样品带回地球。第一次降落并不顺利,第二次虽然取得圆满成功,但是没高兴太久,人们就判断隼鸟号受到严重损坏,采样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隼鸟号虽然在世界上首次降落在月球以外的天体而且重新起飞意义重大,但是在其后几天发生的情况令人时而气馁,时而兴奋。本文将向读者详细介绍隼鸟号的奋斗历程。 本刊从2005年第12期开始陆续向读者介绍,隼鸟号是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本部(JAXA)在2003年5月发射的工程实验卫星,以及它在2005年9月临近小行星丝川后的科学观测成果。 隼鸟号计划在小行星上采样并带回地球。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诞生时的信息,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05年11月下旬,媒体曾报道了隼鸟号尝试采样的两次着陆,并提到“第二次采样取得成功”。 但后来的情况发生变化,隼鸟号不能像原来预定的那样进行姿态控制。为了与地球通信或持续利用太阳光发电,飞行器的姿态非常重要。如果姿态控制都做不到,就意味着探测器报废了。 实际上,当通信一度中断,人们的情绪也比较悲观。而且当设法恢复通信并稳定姿态后,才知道原以为成功的采样也极可能遭遇失败。 但是,JAXA不能就此放弃,因为采样是这次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隼鸟号的整体计划是为了未来实现行星间的往返在技术上进行的实际验证。比如,使用离子发动机的行星间航行;以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为基础进行轨道控制的光学导航法等,从工程的角度看,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要使这些成果更具有意义,无论如何也必须使隼鸟号返回地球。 从2005年12月14日到12月下旬,JAXA未能与隼鸟号取得联系。为了使隼鸟号能够返回地球,运行组的人员正在试图修复运行。隼鸟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