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复杂多变的大气常常让人们猝不及防,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应对多变的天气,古人总结出一些经验和谚语,但也不得不感叹“天有不测风云”。近几十年来,气象学家们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大气运动规律,使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我们要感谢那些驾风驭雨的人。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从宇宙空间回望,漆黑的天幕中,我们的行星发出宁静温柔的蓝色辉光。笼罩地球的薄纱般的光带里,漂浮着白色的流云。这层光带是大气的标志,代表着地球大气最稠密的部分,里面的微粒散射阳光,形成独特的美丽蓝色。
看似空虚无物的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拦截轰击地球的陨石和宇宙射线,使生命得以存在和演化。我们生活在大气层底部,就像鱼儿生活在水底。
地球大气分为好几层。最外层是距地面几千千米、极其稀薄的散逸层,空气分子在此逃脱地球引力束缚,进入外层空间。从这里往下,经过温暖的电离层、寒冷的中间层、宁静的平流层(多数远程客机在这里平稳飞行),就来到了紧贴地面的一层稠密大气。
这层最厚处不足20千米、最薄处不到10千米的大气,集中了地球大气圈75%的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在这里,温暖的空气上升、寒冷的空气下沉,不停进行着的对流使这层大气被称为“对流层”。阴晴雨雪、雷电风霜,所有的天气现象几乎都产生在对流层。
一根羽毛被微风卷起,在空中飘忽飞舞,路线难以捉摸。这样的情景也许会使你想到,在背后推动着这根羽毛的、那看不见的气流运动,将是何等的复杂。而气象学家必须面对对流层这样一个庞大系统,预测其中大大小小的运动会怎样发展、带来什么天气现象,其困难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