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从海洋爬上陆地后,接着又飞向天空。仰望飞鸟,心生羡慕。目前,人们还不确切知道鸟类究竟如何演化而来,但从化石中知道,早在中生代就有了能够飞翔的动物。
中生代是生物界大变革的时代,它延续了1.86亿年(2.51亿年~0.65亿年前),其间,无论是古植物或古动物,其演化均进入一个新阶段。此时的天空开始出现了三种飞行动物,脊椎动物首次进入了天空,从此曾经昆虫独霸的天空不再静寂。这三种飞行动物分别是翼龙类、古鸟类(始祖鸟等)和兽脚类(小盗龙等)。最近,科学家对它们的翅膀结构又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早期动物飞行的理解。
谙熟飞行之道的翼龙
翼龙不属于恐龙,当然也与鸟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是最早飞上天的脊椎动物。自2.1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出现后,翼龙在其后的1.6亿年间繁衍兴盛,直到晚白垩世才告灭绝。这期间,翼龙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并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大小。虽然研究多年,但由于化石材料的残缺,翼龙的飞行之谜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
我们知道,翼龙遨游天空的原理源自它那奇特的翅膀,它主要是由加长第四指加上翼膜后变成的,我们称为“翼指”。除了挑飞行大梁的翼指,翼龙的翅膀还有一个独特的构造,其骨骼在其他爬行动物里前所未见,它呈圆棒状,我们称之为“翅骨”。